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阿拉”捉的金枪鱼,却在刚出水时就卖到了海外市场。辗转运到国内的料理店,价格已翻了几个“筋斗”。受远洋作业和国内超低温冷链空缺的限制,上海水产集团远洋船队捕捞的金枪鱼多年来一直无法“游”回国内销售。
而今,高档金枪鱼的“回国”通道终于打通。今天上午,上海水产集团与锦江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水产集团远洋船队在海外渔场捕获的高档金枪鱼将通过锦江国际集团的超低温冷库进入上海市场,打造从“渔场到市场”的产业链。
“金枪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可是它的保鲜难度也很高,”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周劲望告诉记者,供生食的金枪鱼主要通过延绳钓的方式捕获,随后马上要放血加工,然后放进冷海水库里冰鲜保存,或是进入-55℃的超低温冷库冷冻。
由于国内超低温冷链空缺,加之市场消费能力受限,水产集团一直采用“资源利用在外,捕捞加工在外,市场销售在外”的经营格局,多数捕获的高档金枪鱼直接进入日本拍卖市场。“阿拉捉的鱼,阿拉吃不到。”谈到此处,海外捕鱼人不无遗憾地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水产集团计划在年产10万吨的金枪鱼中,组织50%至60%运回国内。除了金枪鱼外,更多“阿拉”捕的鱼已踏上“回国”之路,源源不断地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据悉,水产集团今年远洋捕捞的10多万吨水产品中,30%已“集结”回沪,而去年,远洋捕捞产品“回国”比例不到10%。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