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对企业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是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舶来品”,曾想借此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把企业搞好,特别是国资控股型企业。国内进行股权激励,始于2006年初,到2008年3月21日,据统计,仅沪、深两市就有9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企业或说经营者对此的热情,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热情冲天”。
2010年10月28日,时隔上市近一年的海大集团,也开始尝试向对公司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授予股票期权,希望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刺激企业效益增长。
海大授权1665万份期权股
10月26日的广州,风和日丽。位于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的海大集团总部会议室内,气氛却稍显炙热,海大集团的高层人士座无虚席,正召开秘密会议。按计划,会议将持续至27日。
据悉,此次会议的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对管理团队的股权激励:集团将提供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72%,总计1665万份股票期权(其中165万份为预留股票期权),以行权价32.15元的价格(25日收盘价)授予对集团发展有突出贡献的125名相关人员,其中包括公司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员。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可行权日以预先确定的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1股公司人民币普通股的权利,激励对象在可行权日内按10%、10%、40%、40%的行权比例分四年行权。
根据约定,激励对象的主要行权条件将以业绩增长为参照物,其一以2009年净利润为基数,2010-2013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9年的120%、144%、180%和225%;其二2010-2013年饲料销量分别不低于2009年饲料销量的125%、156%、195%和244%。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业绩及饲料销量指标100%以上的增幅看似很高,其实不然。从环比的角度考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期权成本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以此计算公司2010-2013年的净利润环比增长率约为20%、20%、25%、25%,饲料销量环比增长率约为25%、25%、25%、25%。
对环比20%左右的增速,上述人士认为做法相当保守。虽然饲料行业的盈利能力整体偏低,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外延式发展(如规模扩张等)不容忽视。海大集团作为新起行业领袖,连续4年每年预计至少保持30%以上的增长,公司环比只定为20%左右的增幅是降低不确定性。
股权激励被看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权激励行权价格选取公司停牌上一日的收盘价32.15元,按照2011年业绩20%的增速计算,32.15元行权价已经不具估值优势。较低行权指标“门槛”的设置,却选择如此高的行权价,这是为何?
据专业人士介绍,如果把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着眼于未来企业的业绩和股价的上升,则期权行权价应该等于或高于现行股票市场价。海大集团激励草案公布前3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为29.83元,由于在公司停牌前,“先知先觉”的资金已闻风躁动,将停牌前收盘价推高,因此公司选取32.15元行权价格实属无奈。
“股权激励推出凸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成长空间的看好,32.15元的行权价进一步反映出管理层决心完成业绩考核的坚定信念。”业内人士表示。不过,公司坚定的信念被二级市场解读为利空。而部分股民也认为公布32.15元的行权价,只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单向思维引诱,以达到出货或部分出货的目的。“告诉大家32.15元是股权激励的行权价,是想让你认为32.15元是值得你买的,从而激励散户买。”某股民认为。
10月28日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后,公司股价放量大挫5.13%,报收30.5元。对此,某私募人士认为,为保护二级市场股东利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最好是从二级市场买入,但此次激励股票来源是海大集团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1665万份公司股票。此举措施摊薄了股权,对原有股东尤其是二级市场的股东不利。
同时按照我国法规规定,对于没有任何现金支出的定向增发股权激励要计提期权费用(核算净利时要扣除期权费用),预计1500万股股票期权将于2010-2014年产生期权费用分别为1219.5万元、4657万元、3850万元、2955.3万元、1180.6万元,将造成总成本增加。因此公司股价放量大跌,也在情理之中。
“只要业绩上去,股价也会上去。”该人士称。
“舶来品”的尴尬
据2006年底上海证券报的一项调查,超过7成上市公司均有意于实施或引入股权激励计划。高管人员持有公司股票,能够有效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在美国一度被誉为激励机制的创举,甚至被称为“自公司制之后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制度革命”,在西方国家曾经取得巨大的成功,普遍被认为是实现公司长期良性发展的极佳武器。
但当股权激励遭遇辞职套现的时候,那么股权激励的效果就很难令人乐观,投资者甚至必须为此提心吊胆。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某业内人士称高管的辞职套现是赤裸裸的,高管们为了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甚至不惜辞去高管之职来达到目的。企业实行股权激励,都有一个大同小异的说法——为了调动上市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强化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东之间的共同利益基础,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等等。
事实表明,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来让公司高管与企业同甘共苦,有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2008年初,继中国平安巨额融资风波之后,包括三花股份在内的十几家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上演了一出中小板块高管集体辞职套现剧;开板仅一年的创业板,至今已有超过40名高官辞职,而关于辞职的原因,多半高管使用了“因个人原因”这一含糊其辞的官话。
评论一致认为,导致上市公司高管放弃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优厚年薪而辞职套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诱惑太大而现行法律规制不足。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只要减持套现,立马就能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高管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所持股总数的1/4,离职之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股份,此外再无束缚。
美国是证券交易监管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近10年仍然涌现许多与股权激励有关的丑闻,比如安然事件。有关人士认为,中国股市投机套利现象仍然严重,股权激励要真正普遍施行,中国市场监管者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