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4日表示,“香港珊瑚礁普查2010”的结果表明,整体珊瑚生长健康稳定,生物品种也相当丰富。
据报道,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及珊瑚礁普查基金自2000年起合作统筹每年一度的珊瑚礁普查。2010年参加的义工数目再创新高,共有528名义工组成44队潜水队参与普查活动。他们来自不同界别,包括教育机构、环保团体、商业机构、政府部门及潜水组织。
为期三个月的珊瑚礁普查于6月3日展开,在香港33个重要的珊瑚地点进行。普查范围广阔,涵盖香港东部水域的珊瑚地点,由北面的东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岛,当中包括海下湾、印洲塘及东平洲三个海岸公园。
2010年普查结果相当理想,整体珊瑚生长健康稳定,而且大部分地点录得颇高的指标品种数目。在33个普查地点所录得的珊瑚覆盖范围各有不同,由30%至78.1%不等。其中21个录得较高的珊瑚覆盖率,包括海岸公园内的普查地点(海下湾、印洲塘及东平洲海岸公园),其珊瑚覆盖范围超过50%。在所有普查地点中,海下湾海岸公园内的公众码头、珊瑚滩和桥咀北录得最高珊瑚覆盖范围(73%至78.1%)。
大部分普查地点所录得的生物品种数目也很多。在20个指定指标品种当中,这次普查共录得19种,与2009年录得的数目相同。最常见的生物包括海猪鱼、石斑、蝴蝶鱼、海胆、海参及宝贝螺。
调查发现只有个别地点录得珊瑚受损或白化现象,但仅属轻微及局限于个别地方。
据悉,珊瑚群落是个极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是多种海洋动植物赖以为生的食物来源及栖息地。渔护署表示,会继续定期举办珊瑚礁普查,从而掌握重要的数据,协助制定有效的管理及保育措施,以保护珍贵的珊瑚群落。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