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长江渔民上岸之难:无地无业

发布时间:2010/11/26 10:00:22  来源:新京报  编辑:谢雪琴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他们长年以船为家,漂泊在水上,被称作“连家渔船”。随着渔业资源匮乏,水面捕捞的生活越来越艰辛。他们期待上岸,但岸上没有他们的土地和房屋。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1月12日,整理好渔网之后,丁文香夫妇划着小船,出发去捕鱼。

11月12日。上岸后的监利先锋渔场的渔民,男人从事养殖业,女人们给周边农民剥棉花,贴补家用。

      他们长年以船为家,漂泊在水上,被称作“连家渔船”。 
      随着渔业资源匮乏,水面捕捞的生活越来越艰辛。他们期待上岸,但岸上没有他们的土地和房屋。
      据统计,我国内陆水域有“连家渔船”7.1万户,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其中荆州段渔民聚集区,约有数千户。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但在部分地区,“连家渔船”因非农户口而难以享受到。而在几次的上岸工程中,部分连家渔船被遗忘。
      他们期待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早日弃捕上岸。

      湖北段长江数千户渔民欲弃渔上岸生活,缺乏政策支持,面临无土地和就业难题

      早晨8点,湖北荆州监利县海事码头,笼罩在淡淡鱼腥味里。
      丁文香的木船推开长江上的薄雾,缓缓靠岸。
      3米长的船身里,散放着被褥和渔具。灶台支起在船头上。
     这样的船,当地人称作“连家渔船”。这是渔民丁文香的家。或者说长江是他的家。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内陆水域“连家渔船”渔民有7.1万户,约25.9万人。他们在大江大河、湖泊水库上生产生活,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
      随着长江渔业资源环境恶化及禁渔政策的实施,漂在水面、住在船里的生活,变得艰难。“连家渔船”上岸已是大势所趋。
      丁文香所在的荆州段长江,横贯荆州全境,荆州所辖8个县市区均依江而立,其中监利和洪湖是两个最大的渔民聚集县。
      在荆州长江段,散布着数千户和丁文香一样以船为家的渔民。
      在水面,他们收入渐渐难以维持生计。若上岸,没有土地,没有其他生存技能。水面或岸上,进退两难。

      水上的日子
      微薄的雾气也会让渔民丁文香关节疼痛,能捕到的鱼不及过去一半了,日子变得艰难

      船篷上蔫干的小刀鱼,是丁文香准备拿去市场卖的。
      约10斤小刀鱼,能卖70元左右。可以让丁文香和妻子张美娥维持一星期的生活。
      他原打算卖完鱼,顺带买点礼物去岸上看小外孙。不过妻子抱怨,猪肉涨到每斤12元,能够捕到的鱼却不及从前一半。丁文香放弃了。
      8年前,他们的女儿不愿继续漂泊江上,嫁到了距江边约10里地的一个村子。
这与40多年前张美娥的选择不同。
      1968年,丁文香划着小木船,去另一条渔船上接走了张美娥。在岸上摆过简单的酒席后,张美娥成为他的妻子,随他漂泊至今。
      这些年,丁文香已渐渐不能忍受江面上的生活。
      他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即便微薄的雾气,关节也疼痛不已。
      江面上可以捕捞的面积越来越小,捕捞时间也越来越短。因禁渔,原来每年6个月的作业时间,缩为三四个月。
      捕鱼每月约有300元收入,他和妻子再无其他经济来源,勉强维持生活开支。
      但面对上岸,丁文香心情复杂。没有房子,没有土地,一旦上岸,生活是未知数。
      早在合作社时期,他所在的监利县将部分渔民划到非农户口范围。他们无法享受新农合等各项惠农政策。
      丁文香其实错失过上岸的机会。
      在上世纪80年代,荆州长江段沿江11个渔村,被纳入政府渔民安置工程中。
      11月11日,荆州市渔政港监船检处副处长张频回忆,那一次安置主要帮助渔民解决户籍、宅基地及子女上学问题。因有国家财政支持,渔民安置后基本人人岸上有房。
      但因工作开展不完善,有些连家渔船被遗漏,未列入安置范围。例如丁文香他们。
      据荆州市渔政局今年统计的情况,目前整个荆州长江段,连家渔船在监利县有730户,洪湖市200多户,江陵县和公安县各有约30户。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了解的情况是,仅洪湖(湖北第一大湖,与长江相通)湖区范围,包括监利县和洪湖市两地,连家渔船有1100户左右。
      曾晓东和这些渔民打交道已有20多年,“他们大多数几乎没有去过一天学校,相当多的人都很贫困。”
      这些渔民与当地社会交流很少。他们大多都上了年纪,打鱼之外没有其他技能。曾晓东认为,从长远来看,他们必然离江上岸。

      被“遗忘”的渔民
      在安置补偿过程中,水面上的连家渔船被“遗忘”,如今在洪湖区域,这样的渔船千余户

      本世纪荆州长江段渔民上岸工程,背景要追溯到2002年的禁渔政策。
      这一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在长江流域试行春季禁渔制度的通知》,规定云南德钦县以下至长江河口的长江干流,汉江、岷江、嘉陵江、乌江、赤水河等一级通江支流及鄱阳湖区和洞庭湖区,为禁渔范围。禁渔时间为每年4月11日至6月30日。
      荆州沿江8县区都在禁渔范围内。
      对于禁渔,丁文香有些怨言。从长远来看禁渔有好处,但这意味着,渔船作业时间减少了3个月。
      这个时期,荆州范围内另一个重要水域——洪湖湖区,也酝酿着一个重大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后,响应国家“保护渔业资源,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号召,荆州所管辖的洪湖市,利用53万亩天然水域优势,将部分渔民从捕捞业转移到了养殖业。
      2004年,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搭乘巡逻船驶入洪湖,昔日浪打浪已消失不见,取代的是无数竹竿构筑的养殖区域。
      其中一组数据显示了洪湖当时危机:共有近40万亩的水域被用于养殖,占到整个湖区80%以上。连续3年出现了水华现象,局部水质一度达到了劣5类。天然捕捞业基本消失。
      200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要求撤围除栏,成立湿地保护区,解决渔民转业等问题。
      曾晓东称,湖北省财政分3年投入6959万,撤围栏和安置渔民。部分从事养殖业的渔民获得补偿。洪湖核心区19万亩不再允许捕捞。
      在湖区变湿地的过程中,当时以捕捞为生的800户左右“连家渔船”没有享受到安置补偿,而其捕鱼作业范围又减少了19万亩。
      “其实这部分渔民才是最需要帮助的。我们也很疑惑,为什么当时没有惠及连家渔船的政策。”曾晓东说。
      杨贵英是这800户渔民中的一员。她在湖面上的家由一艘废弃的大船改装而成。那是上世纪90年代她用打鱼积攒的3800元钱买下的。
      今年洪湖水位一度上升,杨贵英没赚钱,反欠下约2000元债务。
      至今日,洪湖上的连家渔船数量约1100户。他们与杨贵英面临同样困境。
      11月16日,16岁的王琳坐在船头,手里捧着一本《知音》杂志,这是整条船上的唯一读物。她只读过一年书,杂志读起来很吃力。
      一双银色耳环在阳光下闪亮。这是她一个月前搭乘货船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到最近的码头买的。
她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什么,被问起,她羞涩一笑,说“不如帮爸爸妈妈打鱼好了”。
      曾晓东回忆,洪湖撤围时,洪湖市人事局曾组织过一些针对渔民转业的培训,帮助他们弃渔从事其他职业。但渔民对上岸后生活没底,基本没人参与培训。

      禁渔与生存的冲突
      渔民杨贵英冒险去捕鱼,被没收了渔具和船。她了解禁渔的政策,但“不打鱼没吃的”

      相比培训失利,更让曾晓东感觉沮丧的,是当地渔民与湿地管理局的矛盾,陷入一种怪圈。
      随着捕捞水面减少和禁渔期出现,渔民会铤而走险去捕鱼,甚至在洪湖水域里设下“迷魂阵”。
      “迷魂阵”是当地渔民对一种捕捞方法的称谓:将许多根竹竿依次排列水中,渔网挂在竹竿上,隐藏在水下,结成一片庞大的捕捞区域。
      竹竿插入水面容易,拔出却十分困难。
      每逢禁渔期,有不少渔民冒着被没收渔具和罚款的风险,设下“迷魂阵”。
      仅去年,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理“迷魂阵”花费就约15万元。
      去年禁渔期内,杨贵英曾划着小木船到湖区碰运气。她正好被巡视的渔政人员撞到。念她生活困难,没罚款,但被没收渔网和船。这让她很是心疼了一阵。
      她说,自己并非不理解禁渔规定,“但不打鱼没吃的”。
      长江有3个月禁渔期,给渔民收入带来很大影响。监利等地出台了禁渔期“低保措施”,每人每月约100元。
      一些长江沿岸省市还出台一些办法,如江苏南通市给部分渔民颁发《特许证》,可以捕捞刀鱼和凤尾鱼。
      荆州市将渔民纳入春季救济范畴,以春荒救济形式给补助资金,平均每船450元。同时引导部分渔民贩卖蔬菜,或介绍他们到其他水库等地协助捕捞。
      而据曾晓东介绍,因湿地保护缘故,洪湖水域禁渔期4个月,不过湖区渔民没有任何低保措施。
“我们也希望生活困难的渔民能够得到一定补贴,相对而言,管理成本也会下降。”曾晓东坦言。不过他认为,低保是过渡,让渔民上岸转产转业,才是最佳方法。

      上岸后依然艰辛
      没地,“前渔民”陈茂金和老伴,给有地的村民打零工。这也是村里其他上岸渔民的状态

      曾是专业渔民的陈茂金,离江上岸5年了。
      在陈茂金看来,与其说是当地渔政部门协助上岸,不如说是自力更生。
      洪湖市渔政局副局长王诗刚也坦言,渔政部门对当地渔民上岸,爱莫能助。王诗刚称,他们也想做一些帮助渔民上岸的事,但没有能力。
      主要是资金问题。他介绍,洪湖市渔政部门运行经费名义上由市财政拨付,实际每年经费仅约5000元,而编制内工作人员有31名。“尽管政策允许洪湖市渔政局自给自收,也还只能保证工作人员发工资。”
      5年前,成立洪湖湿地保护区的消息传来,陈茂金所在的捕鱼区,正处在禁捕的19万亩核心区。
      一直在长江流域和洪湖湖区之间流动捕捞的他,做出了上岸的决定。
      之前,陈茂金在螺山镇大堤附近搭了间茅草屋,禁渔期一家就住在那里。
      决定上岸后,他借了2万元,把茅草屋改造成水泥房,从此安顿下来。
与他一道上岸的,还有另外25户连家渔船。如此,螺山镇一带,出现了一个新的渔民居住地。村子取了个名字:长江捕捞村。
      村里有条不到百米的路。20多栋小房子,大多没粉刷。陈茂金的房子是其中最好的一栋。
      两间房,一个客厅。一辆三轮车放在客厅中央,几乎占据了整个屋子。
      白天,他用这车打零工,帮人运输货物。晚上,他和老伴柳新喜就住在车上。两个儿子和媳妇分别住了两间房。
      今年春节,最小的儿子带女友回家。女孩目睹这一情景后,第二天不辞而别。这让柳新喜深感愧疚。
      长江捕捞村占的是另一个村庄的地,村民无法自由改建房子或另建新房。村子定格在2005年上岸时的模样。
      随着捕鱼水面的消失,渔业已成为副业。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外出到城市打工了。
      如今,陈茂金一家一年捕鱼的次数不超过10次。没有土地,大多数的时间里,他和老伴给周围有地的村民打零工。这也是长江捕捞村其他人的生活状态。
      陈茂金房里已看不出渔民的痕迹。不过他依旧保留着两样东西,一个是收音机,在水上生活时陪伴他多年,另一样是船。
      拥有船只,意味着他可以继续领取渔政部门发放的1000至2000元的燃油补贴。这是他唯一可享受的补贴。

      期待政策解决困境
     渔政部门无法帮渔民协调土地。同时,渔民需要技能培训,不然难以开始新生活

      尽管湖北各地政府在要求做好禁渔工作的文件中,都提到了要妥善引导渔民转业,不过实施中,缺乏政策及资金方面支持。
      丁文香十分羡慕在湖南洞庭湖捕鱼的亲戚,同为渔民,对方分了房子和土地,还办了社保。
      据荆州市渔政港监船检处副处长张频介绍,湖南洞庭湖在渔民安居工程中,对上岸的“连家渔船”渔民,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提供宅基地,以财政补贴、部门扶持及渔民自筹的办法解决建房资金。
      监利县渔政站站长乔茂荣说,数千户连家渔船,相对荆州及整个湖北省来说,是个很小的群体,省内未出台相关政策来对渔民上岸提供指导和帮助。他说即便想帮助渔民上岸,渔政部门也无法协调土地和宅基地需求。
      也有成功上岸的先例。监利先锋渔场的30多户渔民,离开连家渔船后,利用长江故道水域发展养殖,已经形成了一个养殖村。
      乔茂荣称,这批渔民是1998年洪灾安置中获得了政府规划的宅基地,而依托长江故道的水域也是天然的养殖场,为他们上岸提供了优越条件。
      “但并非所有的渔民都能够遇到这样的机会。除了长江故道,监利县已没有适宜水域面积可以养殖。”乔茂荣说。
      “更多的,还是需要渔民自力更生上岸。”洪湖市渔政局副局长王诗刚说,即使渔民上了岸,但没有技能,“甚至种地也不会,怎么继续生活?”
      在张频看来,随着这一代渔民逐渐老去,“连家渔船”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消失。上岸工程可以将重点放在渔民子女的安置上,比如就业培训,可以将目光投向养殖业外的领域,妥善安置渔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他认为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沿江渔民上岸的政策。
      11月23日,湖北省水产局称,连家渔船上岸的事,也是一直困扰该局的难题。目前水产局在跟省里及具体县市协调,对整个湖北境内长江流域连家渔船进行调研。约半个月后,针对渔民落户、宅基地、生活补贴等问题等,会出一个具体方案。
      他们也期待着湖北省或国家层面,能够提供具体政策支持。
      对于这些,丁文香等渔民无从得知。
      清晨,整理好渔网后,丁文香又划开小船,重新出发去捕鱼。
      海事码头附近在进行堤坝加固,为避免落下的小石块刮破渔网,他准备去更远些的地方捕捞。
      随着这一代渔民逐渐老去,连家渔船可能在几十年里消失。有渔政人员认为,上岸工程的重点或可以放在渔民子女的安置上,例如培训就业,去除后顾之忧。

编辑:谢雪琴 访问人次:2877 关键字:长江,渔民,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