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合肥晚报11月22日《黄鳝果真是避孕药催肥的?》一文,为含冤12年的黄鳝正名,“避孕药催肥说”终被揭穿,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另一个事实摆在人们面前,野生鳝苗正在锐减,黄鳝或将濒临灭绝。现今,一场场没有硝烟的“争苗大战”,正频频上演,带来苗价狂飙等诸多问题。“保护黄鳝,需要我们共同行动!”
专家分析战况 外地商贩抢购哄抬苗价
“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刚起步,还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目前养殖中使用的苗种基本上都来自野生资源。”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博士研究员王永杰介绍道。而伴随着网箱养鳝规模扩大的,是近年来在苗种集中投放期间频频出现的争苗大战。
人工养鳝需3到5个月的时间,而每年5至7月是鳝苗的集中投放时间。因为7月份的苗种成活率最高且容易长途运输,所以90%以上的养殖户都选择在7月份投放苗种,等到春节前后拿到市场上卖。
据了解,因为我省黄鳝养殖发展比较晚,加上天然河网密布黄鳝多,所以鳝苗资源相对丰富,集中的区域在以蚌埠为核心的淮河地区及六安、巢湖等地。一到投放苗种的季节,很多湖北、江西等地的养殖户就会到安徽来抢购苗种。“抢购带来的最直观结果就是,商贩操纵苗种的上涨。”据省渔业局工作人员透漏,今年苗种最贵的时候飙到38元一斤,比当时市场上的成品鳝还要贵很多!
价格贵,养殖成本增加。然而,比这更严重的是,买不到苗种!因野生苗种锐减,商贩收到的苗种也越来越少。据了解,一个养殖网箱的面积一般为6至8平方米,而一个网箱需要投放15到20斤苗种,“很多养殖户,预计规模跟实际投放差距很大,一般只能投放六七层。”
王永杰很无奈,“没有苗了,能怎么办呢!”面对不断锐减的野生苗种资源,他忧心忡忡,如人工繁殖技术不能突破,黄鳝很可能将成为又一个水产珍稀动物。“大家应站出来,共同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不能让黄鳝从餐桌上消失。保护黄鳝,需要我们共同行动!”
养殖户抢购实战 合肥鳝苗“吃不饱”转求外地
“一到7月份,我们就高度紧张!”肥西廖渡养殖户余先生感叹。因为此时,气温刚刚升起来,恒定温度一般在25度,最适宜鳝苗生长,而且,黄鳝怀卵期(3、4、5月)已过,鳝苗已排过卵,在网箱内成活率高。面对日益减少和价格不断上蹿的苗种,每逢这个季节,很多养殖户就开始到各地寻找鳝苗,“苦寻救命稻草……”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江西等地的养殖户都“侵略”到了合肥,本土上的争苗大战也愈演愈烈,刀光剑影。本来今年肥西三河、新桥等地的鳝苗是每斤22元,可江西、湖北等地几拨大养殖户和黄鳝贩子一过来,鳝苗价格立马被哄抬至25.5元,弄得本地大小养殖户干瞪眼。“如果苗种都被外地人以高价买走,本地养殖户将无鳝可养。等到冬季,本地黄鳝供应量减少,从外地购进的黄鳝价格又上扬,这就会构成恶性循环。”了解到此情况,肥西县政府坐不住了,干脆把外地人赶走了。
以前,肥西廖渡黄鳝养殖合作社还能从附近乡镇买到足量鳝苗,而现在,则要到六安等地去买,“就这样也满足不了养殖需求”。去年合作社放养了14000斤,而今年只买到8000斤鳝苗,仅够“喂饱”600个网箱。
而长丰县杨庙镇的黄鳝贩子徐为昌,也从侧面证实了争苗大战的严峻性。前几年,每逢初夏,就开始忙活起来,从乡下以七八块钱一斤的价格收购小黄鳝,再拉到合肥,以十二三块的价格卖给大贩子,这些小黄鳝最终会倒卖给养殖户。“两天进一次城,一次少说也有三四百斤。”但从去年开始,他不用舟车劳顿了。一方面,每到6月底的时候,不断有各地各色大养殖户和贩子上门收购小黄鳝,价格也是直往上冒。另一方面,“田里黄鳝少了,一亩地都难捞一条黄鳝。”他叹息,“价是高了,可黄鳝也没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