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广东茂名罗非鱼产业链日臻完善

发布时间:2010/11/23 9:31:45  来源:海洋与渔业  编辑:苏志敏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茂南区是广东省茂名市的辖区,同时也是茂名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23℃,全年基本无霜,十分适于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茂南区是广东省茂名市的辖区,同时也是茂名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23℃,全年基本无霜,十分适于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始,茂南区已经引进罗非鱼进行养殖,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全国一流的优质罗非鱼种苗生产基地和罗非鱼商品鱼生产两大基地,并以此为引擎,带动了饲料、加工、出口、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010 年6 月茂名市被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的美称,而茂南区是茂名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的核心和广东省罗非鱼养殖主产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之一。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在茂南作报告时称:“全球罗非鱼产业看中国,中国的罗非鱼产业看广东,广东的罗非鱼产业看茂名,茂名的罗非鱼产业看茂南!”足见茂南罗非鱼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

  登堂入室唱主角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茂南区水产养殖面积仅万余亩,养殖品种以四大家鱼及鲮鱼等为主,水产种苗业主要是繁育一些家鱼苗。养殖水产品除自给外,部分在本地市场上流通,极少供应外地市场。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则以生产作为桂花鱼饵料鱼的鲮鱼苗为主,是当时珠三角桂花鱼养殖饵料鱼的供应地。

    茂南罗非鱼产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不引人注意的小小一条鱼登堂入室,发展到如今渔业经济中的主角地位。

    “萌芽阶段”。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茂南有了罗非鱼的养殖。1966 年和1967 年当地分别从台湾和越南引入了原种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进行养殖。早期引入的原种没有经过改良,以自然繁殖为主,种苗雄性率低,成鱼个体小,在当时的水产养殖业中,并没有影响力,仍是四大家鱼的天下。

    “普及与推广阶段”。罗非鱼易养殖,成本低,肉质较好,商品鱼适宜多种烹饪方法,很适合茂名市民消费,罗非鱼养殖业显现了良好发展前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水产科技工作者开始改良罗非鱼品种,推广养殖福寿鱼。从此,罗非鱼与茂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罗非鱼在茂南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迅速发展阶段”。1987年,广州市水产研究所工程师江山率先杂交奥尼鱼成功,并将产品主推地区定在茂名。茂南水产部门很重视引种杂交及品种改良工作,同时积极推广奥尼鱼,从而使当地的罗非鱼养殖有了较大发展。九十年代,茂南罗非鱼产量进一步提高,产业开始转型,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格局形成,罗非鱼成为当家品种。

    “黄金时代”。据茂南区海洋与渔业局提供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茂南罗非鱼产量保持10%以上的增长,2009 年茂南区罗非鱼产量20961 吨,罗非鱼总产值4.8亿元。茂南区现有水产养殖面积4.9 万亩,其中罗非鱼养殖面积4.3 万亩,占总面积的88%。全区现有种苗生产基地面积5600 多亩,年产优质罗非鱼种苗6.2 亿尾。罗非鱼产业链日趋完善,产品“游”出国门。

  养殖模式各具特色

    “水边一栏猪,水面一群鸭,水中一池鱼。”当地的渔业工作者用这样的话来描述早期的罗非鱼养殖。罗非鱼养殖早期在茂南以立体养殖模式为主,“家庭小场园”模式曾是全省典型。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对罗非鱼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茂南人未雨绸缪,改进罗非鱼养殖模式,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出口的要求,并形成了三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模式。

  肥水分级养殖模式:鱼种2~3 两以前,采用肥水养殖;当鱼长到半斤左右时过渡到全投料养殖模式;当鱼快上市时再清水暂养一周左右。这样不但可以节约饲料成本,也能达到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深水池塘全程全价饲料养殖模式: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特别是政策性限制改变土地用途,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得到了限制,聪明的茂南渔民想到加深池塘增加养殖容积的办法。将从前的鱼塘从2~2.5 米水深,加深到3~4 米,使养殖容量提高了一倍,养殖全程投喂全价饲料,亩产通常在1~2 吨。山塘小水库池塘化高产养殖模式:茂南区山塘水库资金源丰富,茂南渔民充分利这一类水系资源探索深水大水面养殖技术,利用山塘小水库实施池塘化高产养殖,据报导,亩产最高达3.5 吨。

  养殖品种多元化

    茂南区罗非鱼中心镇公馆镇祥枫公路沿线,被称为“水产科技长廊”。这里水资源丰富,自然形成了罗非鱼种苗生产场群。优良的条件吸引着众多等权威育种专家前来合作。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当地罗非鱼良种选育技术的提高,使罗非鱼养殖品种不断推陈出新。

    茂南区早期以养殖奥尼罗非鱼为多,最多时达到80~90%。由于育种技术的发展,生长速度更快的吉富系列罗非鱼被广大养殖所接受,并开始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2007~2008 年时段,吉富罗非鱼的养殖规模达到顶峰。2008 年的寒灾、2009 年的链球菌病使得广东罗非鱼养殖业受损严重。经历了灾害的洗礼之后,人们开始反思,在追求罗非鱼生长速度与减少病害发生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茂南养殖户根据各自技术条件、池塘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养殖品种逐渐多元化。
     
  茂南区的罗非鱼养殖,这两年虽然有零星发生肝胆综合症、链球菌病,但整体上仍然很成功,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对优质苗种的信任和健康养殖技术的普及。茂南“三高奥雄”牌奥本系列奥尼罗非鱼、“简伟业”牌吉奥罗非鱼,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是值得推广的优质品种。

  产业链日臻完善

    长期以来,茂南区由于没有加工厂,养殖的罗非鱼一般都要拉到湛江市加工出口。茂南人意识到,发展加工业一方面可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可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此,当地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水产加工业的发展。2008年,茂名市海名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罗非鱼加工生产线建成,摆脱了罗非鱼产品加工长期依赖于外地的局面,带动了茂南罗非鱼产业的发。茂南区的罗非鱼加工业起步虽然较迟但发展势头强劲。如今,茂南区生产的罗非鱼片远销全国30 多个大中城市及欧盟和美国市场。

    据悉,茂南区一直把“罗非鱼”作为渔业的重头戏和重要产业来抓。区政府制定罗非鱼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农业布局调整中向水产业倾斜。相信,未来的茂南罗非鱼产业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编辑:苏志敏 访问人次:4092 关键字:茂名,罗非鱼,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