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对抚仙湖地笼捕捞渔政专项整治。图为执法人员清理抚仙湖中地笼
执法人员捣毁湖边违法偷捕设施
清理前堆积如山的绳网
抚仙湖渔政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沿湖渔民把停放在湖边的渔船和渔网收拾回家
从今年10月20日到明年3月31日,抚仙湖又一次进入了为期近半年的开湖捕鱼期。
此次抚仙湖开湖时间、捕捞鱼种和方式沿袭往年:捕捞对象为银鱼,不得捕捞除银鱼外的其他鱼类;捕捞方式限用生态、环保的银鱼刺网捕捞,严禁电动拖网、机头拖网捕捞。所不同的是,抚仙湖渔政今年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明令禁止灯光诱捕;二是入湖捕捞须持有捕捞许可证,每本捕捞许可证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三是政府将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击违法偷捕和非法捕捞行为,使抚仙湖渔政秩序回归理性。
为了让抚仙湖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玉溪市和澄江、江川、华宁三个抚仙湖沿湖县湖管部门开湖前在群众中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从10月8日起,玉溪在抚仙湖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渔政专项整治行动,整顿渔业秩序。经过整治,今年开湖后的抚仙湖少了许多的喧嚣,多了一份难得的静谧。开湖后的抚仙湖,虽然下湖捕鱼的渔民数量有所减少,但渔业秩序井然。夜幕下湖面上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的星星点点的渔火,几不可见。
违规偷渔
何以屡禁难止?
在任何地方,当需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时,少数人对公共利益的非法侵占,肯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近些年来,违法偷捕和非法捕捞如同滋生于抚仙湖躯体上的毒瘤,虽几经手术,却始终难以根除。
2008年,我们曾用了两天时间,环抚仙湖对偷捕现象进行过一次采访,时隔两年,当时的许多情景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在100多公里的行程中,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我们在湖边所见到的连绵一两百米、晾晒在渔网银鱼的就有八九处。而这个时候,抚仙湖正处于封湖禁渔期。
正是在这次采访中,我们才知道了电机怎样用来拖捕银鱼,才知道了抚仙湖畔有一类人叫“鱼老板”。在一个抽水站附近,密密麻麻的电线从这里如同蛛网般向四周延伸出去,连接到一台台正在作业的电机上,然后缓缓地把湖里的渔网往岸边拖。在这片区域内,摆放了二十多套电力拖捕设施,五六十人忙忙碌碌,场面蔚为壮观。一位渔民说,这里忙碌的人虽然很多,却只是为四五户“鱼老板”打工。
在沿湖一个渔村,我们见到过“游击战”,那是把电机安放在一辆四轮小推车上,当执法人员到来时,偷渔人员拖着电机、很方便地马上闪人。在抚仙湖东南岸施母湾,在不到200米的区域内,我们发现了依次摆开的10来套电力拖捕设施。这是一户“鱼老板”固定的盗渔点,湖岸上专门架设了变压器,还用空心砖建起了几间房。这样占据有利地形所开展的阵地战,同“游击战”相比,颇有些明火执仗的味道。
在湖边上,我们还看到过距离县抚仙湖执法大队只有200来米的湖滩上,一位“鱼老板”的5套电力拖捕在夜幕下灯火通明地作业的情形。当时,一位陪同采访的执法人员苦笑着感慨说,这是活脱脱的“老鼠戏猫”的游戏。这样的情形,让人感受到渔政执法的难处。
今年5月,新任市抚仙湖管理局局长的武继昌,在抚仙湖畔部分村庄进行过一次调研。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细节:在问起抚仙湖执法情况时,一位渔民直截了当地说,下不下湖拿鱼,不是看是不是在开湖,也不是看执法部门管得严不严,而是要看有没有鱼。
这位渔民的话,给武继昌局长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也让他对抚仙湖渔政执法的状况有了真切的把握。
掠夺捕捞
珍奇鱼种陷入绝境
在抚仙湖,车水捕鱼是一道留存在许多人心中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可惜的是,随着抗浪鱼种群数量的剧减,这样的景观已经渐行渐远。
抗浪鱼曾经是抚仙湖的种群数量最大的鱼类。市抚仙湖管理局的资料显示,1983年,抚仙湖抗浪鱼产量为350吨至400吨。到1988年,在距离首次发现银鱼五年后,抚仙湖银鱼产量便达到了20吨,而抗浪鱼产量则降到了40至50吨,到1998年,更是急转直下,产量只有0.2吨。因为数量稀少,再也形不成产量,从2004年起,渔政管理部门便不再对抗浪鱼产量进行统计。
抗浪鱼陷入命悬一丝的境地,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节制地乱捕烂捞。
在许多人眼里,江城镇明星村委会总支书记徐四清从六岁起开始捕鱼,算得上湖里通。说起抗浪鱼的减少,徐四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捕捞。徐四清还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们生产队曾一网捕起过1400多公斤抗浪鱼。从使用电机捕鱼开始,10多年里,上千张渔网在柴油机船的拖曳下在湖里反复搜刮,几百个拖拉机头和电机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湖边轰鸣,抗浪鱼不被捕光才是怪事。而银鱼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入侵”抚仙湖25年后,目前年产量基本稳定在2000多吨,占抚仙湖总渔产量的97%以上。
据市抚管局副局长张武实介绍,抚仙湖周边有近5万人口,渔民总数近1万人。在抚仙湖捕捞银鱼是沿湖群众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民间有银鱼牌的房子、银鱼牌的电视,甚至银鱼牌媳妇的说法。
时至今日,即便你对银鱼切齿痛恨,但你却不能不正视它的存在。也许,掠夺式的捕捞可在短期内把银鱼灭族,但对整个湖泊生态所造成的破坏肯定也是严重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论对土著鱼还是对外来银鱼的掠夺式捕捞,都会给湖泊生态留下难以修复愈合的创伤。
电动拖网、灯光诱捕和地笼捕捞方式都是破坏抚仙湖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行为。这些捕捞方式不仅会给抚仙湖带来极大的污染隐患,同时还影响了抚仙湖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据市抚仙湖管理局水政渔政科长王克忠介绍,电动拖捕主要有四方面的危害:
一是电动拖捕严重危害抚仙湖土著鱼类资源。电动拖网网眼小,网身长,网口大,土著鱼幼鱼在捕食过程中由于游动慢容易钻入网中被捕捞。据近几年的调查,电动拖捕在捕捞银鱼的同时也将抗浪鱼等土著鱼幼鱼捕捞,拖捕起来的鱼中土著鱼幼鱼比例高达5-10%,对抗浪鱼等土著鱼资源损害较大,同时破坏抚仙湖水生生态,影响抚仙湖I类水质保护。
二是电动拖捕的电线乱拉乱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随时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架设电线对沿湖自然景观会造成一定影响和破坏。
四是电动拖捕过程中导致大量劣质的压箱漏滴油污进入抚仙湖水体,形成新的污染源。
为做好抚仙湖水生生态保护工作,确保抚仙湖I类水质,进一步弘扬抚仙湖独特的“车水捕鱼”、“铜锅煮活鱼”渔文化,维护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玉溪市痛下决心,坚决取缔电动拖网、灯光诱捕。
王克忠说,在抚仙湖沿岸,不少人使用地笼捕捞鱼类。由于这些地笼网眼小,网身长,平面面积大,进口小,其所捕获的鱼类,大部分是幼鱼甚至鱼苗。显而易见,这样的捕捞方式,不仅危害抚仙湖渔业资源增长,同时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地笼捕捞同样必须取缔。
灯光诱捕
渔政说“不”
从今年起,同机动船、电动拖网捕捞一样,灯光诱捕被正式列入了抚仙湖明令禁止的捕捞方式。禁止使用灯光诱捕,是抚仙湖保护的必然选择,是以一种对沿湖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做出的决策。
据玉溪市抚仙湖执法支队队长郑忠清介绍,在抚仙湖,渔民普遍采用的灯光诱捕方式,是把8至10伏的可充电电筒固定在悬挂刺网的塑料泡沫上,夜间打开,光线顺渔网投到水下,利用鱼类趋光性习性,用灯光引诱鱼类入网。
由于被灯光诱捕掉的大都是中上层的鱼类,而这类鱼正是以微生物和浮游动物为食,灯光诱捕容易造成过度捕捞,导致鱼类数目锐减,对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破坏了湖中的生物链,使微生物和浮游动植物过度繁殖,直接导致水质恶化,所以,灯光诱捕是全国许多地方明令禁止的捕捞方式。
调查显示,抚仙湖沿岸每年用于灯光诱捕的蓄电池数量为9750余个。对抚仙湖而言,取缔灯光诱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捕捞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有相当数量的电筒因风浪掀翻或不慎掉入了湖中,对抚仙湖水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一些人可能心里在嘀咕:不就是落下几个电筒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资料显示,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电子表的纽扣电池落入水体,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而抚仙湖灯光诱捕所使用的8至10伏可充电电筒所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其有害物质比起1号电池或者纽扣电池来说,数量多了何止千百倍!
据了解,在铅酸蓄电池的组成中,属于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占据较大份额,其中浓度为37%左右的稀硫酸占电池总重量的15%,含铅物质占75%以上,分别以金属铅(极柱、汇流排、板栅、负极板活性物质)和二氧化铅(正极板活性物质)的形态存于电池之中。
据玉溪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侯常定介绍,可充电的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污染物为汞、铅、氧化铅粉尘,酸雾及废酸等。当蓄电池落入水中后,其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及废酸、废碱等成分逐渐析出,对水体造成灾害性的破坏,这些活性物质长期存在,最终无论溶入水中,还是进入鱼类或农作物里,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
资料显示,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国家列出的141种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中,电池就占了8种。据调查,在渔民们所使用的充电电筒中,有相当数量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廉价产品,如果沉入水中,其所潜在的环保污染隐患会更大。
危害抚仙湖水生态、灭绝珍奇鱼种的滥捕行为,绝不能在抚仙湖继续存在。玉溪市下定决心整治渔业。
专项整治
强化渔政执法
今年7月9日,玉溪市委、市政府在江川县阳光海岸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媒体宣布启动抚仙湖保护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随即,玉溪市100名执法协管员、200名监督人员正式上岗,这标志着抚仙湖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监督管理机制正式形成,抚仙湖保护全面升级。
以此为契机,以抚仙湖保护治理为核心的水政、航政、渔政、环境卫生、取缔私搭乱建等5个专项整治行动相继推开。
在此过程之中,建立开封湖制度,实现依法兴渔,建立抚仙湖良好渔业生产秩序的渔政专项整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封湖禁渔期的渔政管理,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市抚仙湖管理局决定从10月8日起,在抚仙湖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渔政专项整治行动。
10月8日,市抚仙湖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渔政专项整治行动。10月18日,市抚仙湖管理局召开渔政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研究如何进一步强化抚仙湖渔政执法、规范渔政秩序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
专项行动开展来,市县抚仙湖管理部门联合行动,进村入户,做好宣传工作,分片包干,摸底排查渔政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物。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源头上治理非法捕捞现象,突破长期以来困扰抚仙湖保护管理的难点问题,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在澄江,三个执法中队全部投入,对在用和未使用的渔船和渔网逐一进行了登记;对办理了捕捞证的渔船发放专门制作的标识牌。
——在江川,一名尝试入湖偷渔的大户很快尝到了苦果,渔船和渔网被没收了,向许多心存侥幸的人敲了警钟。随后,县抚仙湖管理局召开座谈会,向“大户”们传达了政府坚决依法打击违法偷渔行为的决心。
——在华宁,县抚仙湖管理局召开村主任会议以及随后执法人员进村入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许多心存侥幸的人逐步断了念想。
到11月8日,市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540余人次,出动执法船艇84船次,执法车132车次;收缴渔船1艘、拖绳800余公斤、诱捕灯具332个、电鱼设备7套、违禁网具17张、地笼236个、捕鱼专用电线2000余米;暂扣渔船6艘;拆除渔棚65个;清理钓鱼架30个,清理置放于渔船上竹竿30余户。
抚仙湖如期开湖后,按照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的安排部署,执法人员在清理沿岸的偷捕窝点、电线、渔棚等偷捕设施的同时,工作重心转入了对捕捞证的查验。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抚仙湖各种违法偷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抚仙湖渔业生产秩序回复正常,成本低、投入人手少的刺网捕鱼重新得到了众多渔民的认可。连日来,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办理合法捕捞渔证的渔民人数呈现出了直线上升的势头。截止11月8日,三县共办理捕捞许可证463本。
当然,还有许多人在等待和观望。一些单家独户的渔民观望着“大户”们的动向,然后再决定是否办证捕鱼;一些“大户”则在等待执法人员耐不住旷日持久的消耗,不得不放松监管后再伺机而动。
对此,武继昌在全市渔政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上表示,全市抚仙湖管理部门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开展好专项整治,把思想统一到坚决取缔电机拖捕和灯光诱捕、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上来;进一步统一行动,统一措施,统一执法尺度,保持高压态势,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决不会放松,决不让违法捕捞者有可乘之机。
合理的捕捞,渔利无疑能够永续后用。而竭泽而渔式的过度捕捞,所带来的只能是灾难,抗浪鱼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教训值得记取。从2003年起,抚仙湖开始推广刺网捕鱼。实践证明,这项小渔政可以收获大渔利:首先,捕大留小,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能有效避免对土著鱼类的误捕;再次,捕捞成本低,能方便更多的群众从渔,实现渔业资源的公平分配;另外,阻断渔业污染物的入湖,更有利于湖泊生态的保护。
玉溪市抚管局办公室主任王志刚说,拖网捕鱼除了配备渔船和渔网外,还得配备柴油机头或电机头等动力设备,投资近两万元,普通渔民难以负担这样的费用。所以,最终获利的只是少数“鱼老板”。刺网捕捞打破了这种垄断,使渔业资源得以重新分配,让更多的渔民受益。
以现代渔业的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目前抚仙湖所允许使用的刺网捕鱼方式是在后退。然而,对抚仙湖保护的大局而言,这样的举措却称得上是后退中的进步。
武继昌局长说,在抚仙湖,我们不需要捕鱼大户。确实,推行刺网捕鱼,杜绝一切掠夺式的捕捞手段,不仅对维护湖泊生态的平衡大有裨益,而且能让抚仙湖渔业回归和谐自然的状况,能让沿湖群众受益面更广,渔利更加持久。
在武继昌看来,抚仙湖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秀美的湖光山色与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只有把污染湖水的灯光诱捕取消掉,让掠夺式的捕捞手段成为历史,使抚仙湖得以休养生息,车水捕鱼、铜锅煮鱼等独特的渔文化才有可能会重现。
抚仙湖的渔政管理,正不断创新完善;抚仙湖的鱼类,也将在严格的渔政管理中,得以繁洐生息,成为抚仙湖的一道永不消逝的风景线……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