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特种水产养殖的发展较为迅速,该项养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菜蓝子,很多养殖者靠它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但是,也有部分养殖户因为养殖技术以及对市场把握失误造成了养殖失败,从而挫伤了养殖积极性,为促使特种水产品的养殖能够健康发展,根据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要调查市场的需要及综合容纳量。实践证明,特种水产品养殖成本较高,产品销售价格较贵,消费群体比较特殊,普通的老百姓难以正常消费,因而产品市场弹性较小,市场容量受到限制。比如甲鱼养殖,产量由1995年的10万斤到1998年猛增至66万斤,每500克甲鱼市价从1995年的约300元跌至当前价仅为50-70元之间,已接近成本价。甲鱼苗也从原来的每只35元左右跌至5-10元。因此,在考虑发展某种特种水产品时,要认真分析市场的需要和容纳量,预测发展趋势和可行性。事先应了解如下情况:一是一般居民的日常销售量和节日销售量;二是本地的酒楼宾馆消费量;三是附近城市销售量;四是根据一些权威的市场预测注意外贸出口销售量。应以销定产,切忌盲目追风,一哄而上,以防滞销,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二、要注意考虑饲养技术上的可能性。特种水产品种的生物学特征与一般养殖性鱼类的差异性往往比较大,因此,其养殖技术也不能简单地沿用普通鱼类的养殖技术。特别是有部分种类的对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河蟹苗的人工繁殖,在考虑对其发展时,要对技术人才、技术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饲养技术做好充分准备,周详计划。
三、要考虑饲料供应的情况。在特种水产品的养殖中,饲料应用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必须重视的问题。许多特种水产品养殖时需要动物性饲料,如鳜鱼、乌鱼等,有的甚至需要鲜活性的动物饲料,如牛蛙,养殖这些品种必须考虑动物性饵料的来源和供应量,当然,还必须考虑饲料的成本,应广开饵料渠道。如捞取螺、蚌、蚬;利用畜禽下脚料;也可以用混养的办法,减少饲料的使用,如采用鱼虾混养、鱼鳖混养、鱼蟹混养等模式;另外,在主养凶猛性肉食性的鱼类时,可以考虑在池中放养一些繁殖力强的鱼类(如罗非鱼),以其自繁自育的后代供主养鱼摄食。总之,要因地制宜,饲料来源不足时,应以饲定产。
四、扩大销售渠道。特种水产品养殖成本高,批量少,因此价位也高,从而限制了众多的消费者,使得国内市场销售有限。因此,若大规模生产,要广开销售渠道,某些品种可内销结合外销,如河蟹、青虾。
五、要有稳定性的种苗来源。特种水产品养殖一般苗种成本较高,因此要尽可能选择能自繁自育的养殖品种,或附近种苗场、天然水域中能稳定地获得苗源的品种。如果过分依赖外来种苗供应,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及人为抬价,种苗价格昂贵,养殖生产就会陷入被动,甚至失败。
六、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区域优势。特种水产养殖,要注意利用当地的条件优势,扬长避短,不能一味追逐一时市场行情好的养殖品种,注重品牌优势。
七、采取综合经营、避免饲养单一品种。目前很多特种水产品养殖,技术上尚未完全过关,有的处在试验阶段;另外,销售渠道也不完全畅通,获取信息手段落后。因此若完全饲养单一品种,一旦养殖失败或产品无销路,经济上的损失将无法弥补。为此,养殖户最好走综合经营,立体生产道路,实行鱼稻、鱼禽、鱼莲藕等相结合综合养殖的自然生态渔业模式,将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另外,要加强经济核算。实行特种水产品养殖,必须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所有的投入都要算作成本,最终必须以纯利润作为衡量养殖成败的尺度。只有这样,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