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威海一海参专卖店工作人员在发泡干海参。
小且有点丑陋的海参成为威海蓝色海洋经济中强大驱动力。据山东威海政府部门统计,到2009年底,威海海参养殖面积24.3万亩,占全市全部海产品养殖面积的31.8%。产量2.94万吨,鲜参收入40多亿元,占全市海洋经济收入的29.6%,“威参”成为威海所有海产养殖品种中的“老大”。
规划>>
出台海参未来发展规划
10日,威海市召开全市海参产业发展现场观摩会,当天,来自威海三市三区的64家海参育苗、养殖、加工、经营企业代表,在威海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带领下,踏访北至威海初村北海,南至石岛好当家集团的数家典型养殖企业。荣成、文登、乳山、高区、经区、环翠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以及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检验检疫局等12个局的主要领导也一路陪同参观。之后在会议中第一次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由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制订、以威海政府名义发布的文件。
威海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林乐福也参加了会议。他颇为自豪地总结说,在威海这样一个海产大市,上百种海产品中,为一个产品召开一个规格如此之大、级别如此之高、人数如此之多的现场观摩会,在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决策>>
小海参成了政府“大事”
10年来,随着全市海参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威海成为全国养殖海参主产区。但威海海参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重养殖、轻加工、弱营销”,全市海参产量规模很大,但产业链条短,海参深加工品种少,在全国叫得响的海参品牌也少。
对此,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董崇强总结,《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未来5年为发展期,主要着眼标准化生产、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规范管理,要提升“威参”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因此,这个文件也可以被称为“威海海参未来5年发展规划”。对此,威海市政府将设立支持海参产业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从良种繁育、科研攻关到产品认证、品牌推介、标准制定,龙头企业都可以获得财政扶持。
从种子到成品,30家海参企业进入政府视野。今后5年,威海市将集中培植威海恒祥、乳山海渊、荣成霞升、文登泰裕等10家海参育苗龙头企业,好当家、西霞口、俚岛海科、威海西港、文登五垒岛、乳山杜家岛等10家海参养殖龙头企业,宇王、正洋、海姑等10家海参加工龙头企业。
目标>>
5年后养殖面积突破100万亩
到2015年,全市海参养殖面积从目前的24万亩突破100万亩水平,鲜参产量达到6万吨,两个指标分别比2009年增加4倍和3倍。育苗、养殖、加工、流通的海参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威海市准备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海参养殖园区。在多种养殖方式中,底播增殖、海底牧场被选定为今后的主攻方向,计划在威海市区北部海域、刘公岛东南、阴山湾-港西虎头角、荣成朝阳港-龙眼港、荣成湾-桑沟湾、荣成宁津-楮岛规划建设6处近海人工鱼礁带,在苏山岛、南黄岛规划建设2处海岛人工鱼礁群,在礁区和周边海域开展海参野放养殖,到2015年海参底播增殖面积要达到80万亩。
此外,对于现有养殖区,要进行立体开发、对围堰养殖进行精养改造,扩大工厂化、浅海设施养殖规模,提高单产。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