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0年11月11日,“中国对虾之都”专家评审会在湛江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参加评审的专家组由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湛江对虾苗种协会会长、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等对虾产业方面的专家组成。

会上湛江市人民政府黄寒副秘书长向专家组汇报了近二十年来湛江对虾产业的发展,目前湛江对虾产业已经获得了七个全国第一:对虾养殖面积全国第一、虾苗产量全国第一、对虾产量全国第一、虾料产量全国第一、对虾加工规模全国第一、对虾出口量全国第一,并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据统计,湛江对虾出口年创汇5亿多美元,对虾产业帮助40万湛江人就业,全球每7条虾中一条是来自湛江,而且在美国市场上湛江虾被评为是食用最健康、最安全的。
专家提问:
湛江对虾养殖面积多少最合适?没有地方开发之后将如何提高产量?
据调查和分析,湛江最适养殖面积应控制在40万亩左右,目前湛江对虾养殖面积在42-43万亩之间,其中20万亩是高位池。也就是说,目前湛江地区的虾塘开发基本接近饱和,想要提高总产量就要从提高单位亩产做起,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规划养殖,近期工作是改造老化池塘。
针对养殖户私挖、乱挖土地、山地当虾塘的问题怎么解决?渔药、虾料市场如何管理?目前湛江还是小农经济为主,这给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带来困难,该如何解决?
政府将针对虾塘开发制定管理措施,并合理规划海滩涂的开发利用,针对小农经济,政府会逐渐引导规模化,对“公司+基地+农户”的大企业适当扶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逐渐引导散户农民、渔民做公司工人,既拿工资又收租金。对于渔药、饲料方面的管理,将成立质检、工商、海洋渔业等检查小组,定时检查药店、饲料店销售产品,确保其符合规定。
专家意见:对虾之都=虾都?
专家组在将湛江称为“对虾之都”还是“虾都”的问题起了争议,其中一位专家提出三点:首先,对虾发源地不是湛江;其次,湛江的对虾养殖技术水平并非全国领先;最后是“虾”和“对虾”之区别,对虾产量第一,湛江名副其实,然而虾的品种繁多,湛江养殖对虾年产量14万吨与浙江毛虾年捕捞量三四百万吨相比却不算什么。因此,“对虾之都”不等于“虾都”。
专家评审结果:
经过专家组成员半个多小时的讨论,认为湛江在对虾育苗、养殖、加工、出口等方面产业链完整,且各个环节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一致认为湛江荣获“中国对虾之都”当之无愧。
最后,黄副秘书长说:湛江被评为“中国对虾之都”除给湛江荣誉以外,也给了湛江更大的压力,政府将确定大力发展对虾产业的政策,完善各方面标准,让“对虾之都”名副其实。
中国水产门户网独家报道,如需转载务必标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