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1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罗源湾蓝色的海面上,在碧里乡吉壁村的村民看来,罗源湾就是他们的聚宝盆。罗源碧里乡吉壁村通隧道、建码头,通过养殖鲍鱼发家致富。而该村在建的全县首家陆上鲍鱼养殖基地,使鲍鱼养殖摆脱了海域限制,解决了海区养殖风浪大、存活率低的问题。
修好两条路 畅通销售路
吉壁村位于罗源湾北岸碧里乡东北角,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村民原来外出,要沿着陡峭的山路步行7公里到邻村连沃村,再坐车进城。
2004年,县里决定从连沃村打1条隧道至吉壁村,整个工程长2.2公里,造价280万元。
2005年11月,这条我省首个村级公路隧道贯通,既方便了当地村民生活,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005年之前,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养殖海带和近海捕捞为生。打通隧道后,村干部首先积极鼓励村民扩大海带养殖规模,联系贷款并为村民担保,并引进海带精加工产业。目前,该村养殖的800多亩海带精加工产品都销往国内外。昨日,记者在罗源县碧里乡吉壁村文化中心看到,许多村民通过网络,把农产品信息推销到全国各地。“这个月福建省罗源县碧里乡吉壁村有800多亩海带成熟,每公斤批发价6.2元,需要的客户请联系……”村民陈守善在键盘上敲下这一消息并在网上发布,短短半个小时,就有30多个电话打来洽谈业务。
9日中午,记者乘坐小渔船靠近吉壁村新建的路岛码头时,许多村民正忙着把小船上的一箱箱鲍鱼运上码头,这些鲍鱼将通过集装箱运到长乐机场再运到国内外。据了解,这个码头2008年7月动工,今年5月份才完工。
陆路、水路打通了,村民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鲍鱼养殖带富全村人
吉壁湾海水纯净,生长的鲍鱼肉质鲜美,每公斤比其他地方的可多卖10元钱;这里养殖的鲍鱼生长周期只有一年,比其他地方早半年出笼。针对吉壁湾深海养殖黑鲍鱼和九孔鲍鱼生长速度快和品质好的特点,村里倡导村民积极养殖。据统计,今年这里将出笼800多万粒鲍鱼,可为村民带来4000多万元的收益。
这几天,位于吉壁村后门山上的“福建伟鸿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工地建设热火朝天,5辆挖土机正忙着挖土整地,大型运土车来回穿梭不停。该公司负责人叶则先介绍,公司以合资的形式前期投资500万元,占地50亩,目前厂池建设在扫尾阶段,预计明年3月份可以育苗养殖,届时将成全县首家最大的陆上养殖鲍鱼基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里每一亩地被分割成28个18平方米大小的养殖池,每个养殖池可育种鲍鱼苗四五万粒,养殖鲍鱼2万粒左右,按目前鲍鱼的市场价每公斤94元计算,经营得当,该公司两年内可收回投资成本。
罗源县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介绍,罗源湾2009年养殖鲍鱼面积100公顷,总计5万箱,主要分布在碧里乡和鉴江镇,产量为2200吨,产值达到2亿元。考虑到陆地养殖鲍鱼的优势,下一步县里将鼓励村民发展这一新兴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