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上亿只肥美的虾夷扇贝静静地躺在黄海深处,这里是距离大连市区56海里的獐子岛周边海域。
这些海底的虾夷扇贝,由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獐子岛渔业,002069.SZ)播撒的苗种长成,三年生长后或者以活品出售,或者加工成冻品,销往海内外。
从明年开始,獐子岛虾夷扇贝活品、冻品的装箱上,将会印有虾夷扇贝的碳标签,“一千克虾夷扇贝总排放量为0.8克二氧化碳当量”,这是中国食品行业首个碳标识认证食品。
獐子岛渔业为这张碳标签付出的成本为3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用于支付SGS集团,该集团对虾夷扇贝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碳标签一年有效。
“这是一个新的东西,是市场化标准,这个数额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以后我们会持续做下去。”獐子岛渔业董事长吴厚刚说。
吴厚刚对产品进行碳标识认证的思路,源自去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谈判大会,更重要的是,要为未来潜在的贸易壁垒做准备。獐子岛渔业总收入的四成来自海外,相关的贝类产品占80%。一旦海外国家要求进口商品必须贴上碳标签,獐子岛渔业就有准备了。
不过,獐子岛渔业这次对虾夷扇贝产品贴上的碳标签尚不能成为通往国际市场的低碳通行证。吴厚刚说,进口国要求做碳标识认证的企业在当地进行备案认证,但SGS集团方面目前还不具备这个资质。
盘查虾夷扇贝碳足迹
虾夷扇贝的碳足迹伴随着其生命周期。
盘查一箱獐子岛虾夷扇贝的碳足迹可以看到,獐子岛渔业的230万亩海域被分为三块,实行“轮播轮捕”,每年轮播一块海域,轮捕虾夷扇贝成长期达到三年的那块海域。
虾夷扇贝苗种在獐子岛渔业的育苗厂里开始培育,再到海上暂养,苗种长到3厘米长左右,将被船运到獐子岛周边海域进行播撒。这个过程,比如育苗厂里锅炉燃烧、苗种运输过程都会排放二氧化碳。
扇贝苗种沉到海底,开始自然生长,它们惟一的食物是海里的浮游生物,这个生长过程是一个吸附二氧化碳,即“固碳”的过程。浮游生物吸附二氧化碳,扇贝又吃浮游生物,最终二氧化碳会固定在扇贝的贝壳上,贝壳的成分为碳酸钙。
等这些扇贝生长期达到三年后,獐子岛渔业开船出海捕捞,打捞上来的扇贝运到大连金石滩金贝广场进行净化营养之后,贝柱完整的扇贝以活品直接出售,其余的加工成冻品出售,最终到达消费者。这个过程也排放二氧化碳。
具体如何核算?负责碳标识认证项目的獐子岛渔业管理中心总监王云告诉记者,在核算二氧化碳排放方面,SGS方面根据相关数值,比如冷冻车、船只、飞机装载的重量、出行距离等,用有关方法进行核算。
另外,扇贝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比较大的部分是育苗过程,北方的冬天很冷,育苗的时候需要锅炉燃烧加温。SGS方面用相关方法核算这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
由于扇贝还有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这部分数据需要经过核算后进行扣除。SGS集团把从海底捞起的活品扇贝,送到SGS集团在青岛的一个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扇贝壳的重量,计算出每只虾夷扇贝三年的减排量是33.73克二氧化碳当量。
从明年开始,獐子岛虾夷扇贝活品、冻品的每一个装箱上,除了印有每箱虾夷扇贝的编号,还会印有虾夷扇贝的碳标签,“一千克虾夷扇贝总排放量为0.8克二氧化碳当量”。这是SGS对獐子岛虾夷扇贝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的最终结论。
尚无全球认可的标准
对獐子岛渔业虾夷扇贝进行碳标识认证的工作由SGS集团完成。双方公司此前就有合作,共同成立了SGS獐子岛食品实验室,这也是獐子岛渔业选择SGS集团的原因之一。
其实,现在国际上已有不少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标准。虽然有几个国际认可程度较高的标准,但是目前尚无全球认可的国际标准。
记者向SGS集团方面询问具体的核算方法,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服务开发经理李汉平的回复是:獐子岛虾夷扇贝的碳足迹是根据ISO14040:200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和框架的要求和方法来计算,是国际通用标准,具体过程涉及到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事实上,除了SGS集团所说的ISO方面标准,国际上还有其他碳足迹标准。
最早的碳足迹标准是2007年在英国推出的PAS 2050,该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BSI)、碳基金(Carbon Trust)和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联合发布。PAS 2050的方法建立ISO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环境方面的标准基础之上,设计了可操作性的细化标准。
除了PAS 2050之外,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的产品生命周期标准也在制定中,该体系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长达十年的合作项目。另外,ISO也在研究碳排放方面的ISO 14067标准。
“不管是PAS 2050、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还是ISO 14067,都建立在ISO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Life Cycle Assessment)方法学基础之上,设计出可操作性的细化标准。”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办公室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研究员宋然平说。
目前,英国、法国、瑞士、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政府或企业,都在产品碳标识方面有所尝试。
宋然平指出,这些国家都还没有很成文的法律,来规定在产品碳标识方面必须使用哪个标准,具体要看各个国家对标准的认可程度。
备战海外低碳贸易壁垒
“对产品进行碳标识认证是为未来潜在的低碳贸易壁垒做准备。”吴厚刚向本报记者坦言。
事实上,法国、日本将于明年开始实施要求产品披露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关法案制度。不过,獐子岛渔业这次对虾夷扇贝产品贴上的碳标签,尚不能成为通往国际市场的低碳通行证。
“因为现在SGS的资质只能在中国做核算,他们现在在国外还没有这个资质。要是出口到海外的话我们还需要重新核算。现在我们使用的SGS的碳标签只能在中国有效,离开中国区域我们就不能使用。”王云说。
王云进一步解释说,SGS的碳标签目前在国外任何国家都不能使用,他们要去国外类似中国认监委的机构进行申请,申请通过了才可以在国外使用碳标签。
獐子岛渔业正在和SGS集团的高层沟通,加快取得到境外的资质。獐子岛方面对SGS集团很有信心,“SGS集团本身就是一个瑞士的公司,所以争取境外认证的步伐也会很快。”王云说。
记者致电SGS集团一位高管求证,他没有对此否认。
獐子岛渔业为产品进行碳标识认证是为海外市场未雨绸缪。
虽然法国、日本将于明年开始实施要求产品披露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关法案制度,但是目前来看,獐子岛渔业明年将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因为中国的双壳贝类产品尚不能出口到欧盟,獐子岛虾夷扇贝自然也无法出口到法国,另外,日本本身虾夷扇贝产量就很丰富,獐子岛虾夷扇贝一般也不出口日本。
但獐子岛渔业在为重回欧盟市场做准备,今年成立了獐子岛渔业法国分公司。
扩大产品海内外认可度及销售量,是獐子岛渔业对产品进行碳标识认证的目的。不过,在企业的管理方面,碳标识认证同样具有意义。“通过碳排放管理,可以研究如何提高能效,改善能源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吴厚刚说。
獐子岛渔业此次碳标识认证的直接成本是支付给SGS方面的30万元。其实,相关成本远不止这些,獐子岛对环境体系改造的过程也与碳标识认证有很多融合,包括高能耗的改造和实验使用新的能源,比如把原先烧煤的锅炉改造成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另外,还有更换节能型船只——玻璃钢船的成本。
“以后獐子岛渔业会持续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的工作,看内部管控是否有所改进。”吴厚刚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