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翘嘴红鲌(学名: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体型较大,常见为2-2.5千克,最大者重达10-15千克。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前部略向上弯,后部横贯体侧中部略下方。侧线鳞80-93枚。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棘,第二棘最甚。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长大,不分支鳍3条,分支鳍条21-25。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呈淡红色。
生活习性
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拉网时,可“飞”越1米多高的屏障。野生捕获的成鱼很难存活,多以冰鲜鱼状态运销。野生成鱼经驯养培育为成熟亲鱼后,人工繁殖出来的子一代原种鱼苗,野性大减,成鱼完全能以活鱼状态进入酒楼饭店的水族箱。
生存环境
翘嘴红鲌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最佳生长水温18-30℃;繁殖水温20-32℃;翘嘴红鲌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生存水体能大能小,数十万亩的湖泊与水库至数平方米的水泥池或数平方米的网箱都可以将鱼苗饲养为成鱼甚至是成熟亲鱼;翘嘴红鲌抗逆性强,病害较少,能耐低氧,同一池塘的四大家鱼即使缺氧浮死,翘嘴红鲌也不一定浮死。当然,水体溶氧高,则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增加养殖密度与增强抗病能力。水深0.5-10米,水质清新,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pH值6.5-8.5,面积1亩至数十万亩,或网箱、水池都适合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生长特性 翘嘴红鲌生长迅速,粗生粗养,体型较大,最大个体达8公斤以上,常见野生个体为50克~3公斤,人工养殖的鱼苗,一周年达0.6-1公斤,两周年可达2-3公斤。一般而言,苗期至体重100克期间生长较慢,100-200克生长稍快,200-300克生长较快,300-2500克生长最快,3000克以上生长速度逐渐降低。同一批翘嘴红鲌苗,其生长速度相对一致,雌雄鱼常年摄食(含严冬季节),个体差别不大,雌鱼在繁殖季节,也照常摄食,其生长速度不会因繁殖而减慢。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水域,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我国平原诸水系均产,以湖北、安徽和黑龙江省产量最多。每年6-7月份和10-11月份为捕捞旺季。东北地区以冬季上捕捞为主,松花江所产最著名。
食性介绍
野生翘嘴红鲌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人工繁殖出来的原种鱼苗,从内营养时期转向外营养时期开始,一直至商品鱼出售,全过程均可投喂人工饲料。如豆浆、黄粉、鳗料、蚕蛹粉、花生麸、黄豆饼或鱼糜、鱼浆、鱼粒等。3-4厘米以上可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最好是浮性料,以及水生植物如青萍、红萍、嫩草、嫩菜等。当然,经重新驯化,也可重新吃活鱼。投喂优质人工饲料与投喂活鱼的生长速度无多大差别。
经济价值
翘嘴红鲌为大型习见经济鱼类,数量较多。其肉洁白鲜嫩,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唯多细刺,故有淡水鳓鱼之称,鲜食和腌制均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