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迪的养蛙场是目前开平地区规模最大的
“在开平,上规模的养蛙场并不多,近10年来,这项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推广。我是最早在开平养蛙的,已经有15年了,算得上是蛙类养殖的‘老手’。”63岁的张瑞迪拥有开平目前最大的养蛙场,他养的蛙营养高、肉质鲜美,吸引了全省各地不少养蛙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比起海南、湛江等地,开平的养蛙行业发展太慢了。”张瑞迪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养蛙技术,有关部门也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从而发展壮大开平的养蛙业。
养蛙人增多 虎纹蛙掉价
张瑞迪是开平水口镇向阳村委会的“名人”,叫他“蛙王”一点也不为过,他的“向阳蛙场”每年养殖虎纹蛙达15万公斤,是开平地区规模最大的养蛙场。“每年我要卖10多万公斤的虎纹蛙,主要销往广州。”
“节假日,虎纹蛙的销售量是最大的,但价格却不是最高的。虎纹蛙平均每公斤的成本是7元,平时可卖到十四五元/公斤,好的时候能买到21元/公斤。但到了节假日,其他地方的养蛙场也纷纷供应虎纹蛙,量一多,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他说,2007年到2009年,在广东地区,养蛙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一直上不去,竞争很激烈,最低的时候1公斤虎纹蛙才卖5元,那几年他年年都亏本。不过今年情况好了很多,之前亏的钱都赚回来了。
研究新技术 控制成长期
“为什么今年的生意好做了?”记者向张瑞迪提出了问题。“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知道是不是在一轮大战之后,很多养蛙场被迫退出市场了呢?”张瑞迪说,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养蛙场底子厚、技术高,经受住了考验。
“一般来说,根据蛙的成长期,一年可以卖3批,最后一批是年底。我认真研究出了一门技术,可以控制蛙的成长速度,所以别人的蛙还在产卵期,我的蛙就已经卖到市场去了。”张瑞迪告诉记者,这是他的“商业秘密”,与一般的养蛙场错开上市时间去争夺市场,是他制胜法宝。
壮大养蛙业 盼专家引路
“虎纹蛙营养价值高,利润空间大,市场前景比较好。由于养殖蛙类需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开平地区,这个行业还是比较落后的。”张瑞迪告诉记者,目前,在开平本地一共有六七家养蛙场,但规模都比较小,主要直接供应本地的酒店和市场。而在惠州、湛江等地,大型的养蛙场就有上百个,年销售量几十万公斤,养的蛙还销售到外省去。
“虎纹蛙有大吃小的恶习,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蛙数,饲养2-3个月后要把个体大的分开。养蛙的温室很讲究,有地热,有温控设备,每日要定时计量五六次温度……这些是养蛙前应该了解的最基本的知识,但在开平,一些初养蛙的人并不知道。”张瑞迪说,养蛙其实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没点经验很容易碰壁。
“其实,开平有很好的养蛙气候,是很适合养蛙的,但开平没人带头去搞这个产业,缺少这方面专家,挺可惜的。”张瑞迪认为,开平地区之所以没有形成养蛙的气候,很大原因是缺乏技术的指导和支持。他建议,有关部门引进这方面的技术,聘请专家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发掘市场,在开平范围内形成一个蛙类养殖的好环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