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台风鲇鱼来势汹汹,消失的速度也出人意料。对身处台风圈的人们,鲇鱼早早退场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在它身后留下破损的渔船,散乱的鱼排,倒塌的民房,也告诉我们,它带来的损失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央视《经济半小时》10月24日播出“台风“鲶鱼”留下了什么?”,以下为节目实录。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台风鲇鱼。虽然,今天鲇鱼已经在昨天晚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影响基本消除,国家防总也在今天中午12时起终止了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但是,这场台风登陆之时,仍然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了狂风暴雨。根据中央气象台报告,鲇鱼在福建省漳浦县六鳌镇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3级,漳浦县最大降雨量达到274毫米。这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怎样的灾害呢?一起来看看记者袁柏鑫在漳浦的调查。
这里是漳浦县古雷镇下安村,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鲍鱼养殖专业村,鲇鱼台风登陆点离这里只有二十公里,对这里造成了巨大破坏。这是村民江坚强和父母居住的地方,台风把海里的小船吹起来,砸破了房顶,险些伤到江坚强的父母。让江坚强一家担心的,是台风对自己家养殖的鲍鱼带来的影响。
古雷镇下安村村民 江坚强
江坚强:这次损失真的蛮大的,你看像这排,里面都是鲍鱼。
江坚强一家五口人,全部的收入都靠鲍鱼养殖,家里一共有十扇鲍鱼排,台风到来前市场价值至少在一百万左右.23号一整天狂风大作,江坚强担心鲍鱼排被台风破坏,心急如焚,但根本无能为力,今天一大早台风过后,他来到了海边想出海到养殖场看看,发现台风掀翻了他家的五艘渔船,这艘船只剩下了发动机和几根船板,根本看不出船的样子。没有了渔船,江坚强没法下海,没办法弄清楚鲍鱼损失的情况,但是从海边被大量冲上岸的鲍鱼来看,他的养殖场损失已成定局。
古雷镇下安村村委会主任 邱治国
邱治国:就是吊养的鲍鱼,那个风浪大,那个鲍鱼(池)里面(绳索)缴得非常厉害,还有绳子什么都会断掉,一桶一桶都断到里面去了,断到海里面去了。
记者:那断掉以后呢?
邱治国:掉里以后没办法,现在就是,你看海里(渔排和绳索)密密麻麻你怎么去搞?就是只会,有办法去随便捞一点,就是大家靠自己去捞点回来,不然损失就会很惨重。
下安村有三百多户村民,全依靠鲍鱼养殖为生,一年全村鲍鱼销售纯利润在一个亿以上。村民自豪地告诉记者,这片海域出产的鲍鱼至少占全中国鲍鱼产量的10%左右。在鲇鱼台风之前,这里已遭受了两次台风袭击,好在损失并不严重。在这次台风来临前,当地提前两天就发布了预警,但是面对十三四级的风暴,养殖户们采取的预防措施根本无济于事。
江坚强:知道是知道,反正也是来不及怎么去提防。
记者:怎么了?
江坚强:来不及嘛。
记者:怎么会来不及呢?
江坚强:因为你那么多,你那个安全措施要怎么去搞啊,根本是没办法
这就是被风暴从海底吹上陆地的鲍鱼,腹部变成白色的是已经死亡的。海面上到处是忙着察点损失的养殖户。这些鲍鱼排都是从海面被刮上陆地的。村委会负责人说,现在所有的损失都只能由个人自已承担。在当地,养殖户们有个说法,家有万贯,鱼虾不算。一场灾害可能就会让养殖户们多年的辛苦一扫而空。为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村里也曾探讨过农业保险的问题。
邱治国:有探讨过,探讨说这个能不能保险。但是好像保险公司问起来没有这个保险的行业,就是对这个(海产养殖)没有什么(保险)。还有一个都是个体的,也不是公司啊、股份制的,不具备这个条件。
记者:太分散?
邱治国:对。
渔民:没有办法了,下一步该修理的就修理嘛。
记者:以后还搞这个养殖吗?
渔民:当然搞养殖,不搞养殖怎么活?我们这边就是靠海的。
没办法,这是台风肆虐之后,记者在下安村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话。
江坚强:这个没办法,这个确实没办法。就靠天啊,这养殖本身就是靠天吃饭的。
邱治国:我们这边的养殖户,可能就是这样说就是听天由命,减少损失少一点我们就多赚一点,失大一点我们就多亏一点,没办法。
记者:完全靠运气?
邱治国:对,对,完全是这个意思。
在漳浦县的旧镇埔尾村,养殖户郑银发和他的同行们同样也遭受了灭顶之灾。郑银发养了20多年的虾和螃蟹,家里有一百多亩虾池,镜头远处这处有养殖棚的地方就是郑银发家里的虾池,现在周围的道路全部被切断,记者无法进入。郑银发说,23号正赶上一年当中最大的涨潮,潮水最高点时是中午12点40分,而台风登陆是在12点55分,登陆点直接面对旧镇,两股力量合在一起,彻底摧毁了面前这片养殖区。
郑银发:昨天这个水位岸都淹掉了。
记者:到哪个地方?
郑银发:到这个石头这边,现在这个水位降了一米下去。
当地人告诉记者,眼下这片海区白鹭翱翔,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这是养殖区内鱼虾已经有死亡的信号。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常务副主任 王添文
王添文:对,它就专吃这个的,这个就是一个晴雨表,相当于如果它贴着水面就是在找食物了,在慢慢地。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一天地这个现象会更多。
埔尾村有700多户村民,大部分靠在这片海域养殖为生,正常情况下,每亩虾池一年收两季,收入一万元左右,这次台风等于卷走了养殖户们半年的收入。郑银发说,他们也没有保险,所有损失也只能是个人承担。
威力强大的鲇鱼,尽管影响时间短,但它的破坏力仍然十分惊人。据漳浦县所在的漳州市统计,截至昨晚6点,漳州九个县八十个乡共有约6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53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不仅海产品养殖户损失极大,还有数千艘渔船损毁。毗邻漳浦的厦门市,昨天在台风中灾情如何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路记者张姝的调查。
记者:这里是厦门琼头村一家养殖户的鱼排,现在距离台风过去还不到12个小时,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鱼排明显的损伤,但是主人告诉我们昨天的一场大风吹得竹竿把鱼网都挂破了,所有的鱼和鱼苗都已经被水冲走了。
记者: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昨天台风来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吗?
产养殖人员:浪很大,渔排有的都断掉了,浪很大,(养的海蛎)在水里面会碰撞,摇来摇去,互相碰,碰就会掉下(海里)。
水产养殖人员:台风来的时候当时风很大,那时候渔排在那边的时候插了竹竿(固定),但后面竹竿把网撕破了,鲈鱼跑出来有一百多条。可能要损失比较大。
记者:损失有多少?
水产养殖人员:折合成人民币可能有两万多吧。
养殖场的主人告诉我们,这里每年会受到十几次大大小小台风的影响,能够直接造成鱼虾损失的大概有两三次,每次损失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随后我们来到另一户水产养殖户的鱼排上,在这里我们看到,虽然台风刚过,鱼排主人已经开始抓紧修补渔网,防止损失进一步加大。
水产养殖人员:房子全部都吹掉了,全部都翻过去了。
记者:那渔排呢?
水产养殖人员:渔排都断掉了,渔排几乎全部没有了。
记者:那里面养的东西都没了?
水产养殖人员:跑掉了,跑到海里去了,几乎没有了。
记者:你们家当时养了多少?
水产养殖人员:四五十网箱,当时全部毁掉了。
记者:四五十箱能卖多少钱?
水产养殖人员:里面东西卖五六十万元,全部没有了,房子也全部没有了。
这位养殖户说,由于没有渔业保险,村里一百多个养殖户的损失只能自己来承担
记者:这个损失全部是由你们自己来承担吗?
水产养殖人员:对呀,政府当时一箱补贴一百到两百块,好像有补助。
老人说,当时每个排箱的鱼大概值1万元左右,他能够拿到的补贴只有一两百元,只占损失数额的百分之一二,而这次鲶鱼来袭,损失数额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几年的投入肯定被这场台风一起刮走了。
记者:有保险吗?还是自己承担这个钱了?
水产养殖人员:好像没有啊。
记者:损失的全是自己的钱吗?
水产养殖人员:对。
厦门琼头边防派出所 陈钦森
陈钦森:当时损失情况包括海鲜也好,包括鱼排也好,只要固定的不是很牢固全部被风吹走掉。
厦门琼头边防派出所的陈钦森告诉记者,海产养殖高投入高风险,由于养殖户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所以每次台风来的时候他们都希望回到鱼排上看护自己仅剩的这些财产。
陈钦森:这种情况非常多,每年都有,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派条小船,逐个渔排逐条沙船去搜索,如果有人的话我们把他强制拉到船上,把他安全送到陆上去。
记者发现,虽然这些养殖户很多已经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养殖经验了,但是对于避免台风带来的损失几乎无计可施。
水产养殖人员:很大,风险当然很大。
记者:台风来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
水产养殖人员:没有什么办法,就在渔排上留人,看网什么的把它收拾好,就回家啦,台风来就没办法了。这种台风真的没办法,只能加固渔排。
记者:那要是风太大的话呢?
水产养殖人员:风太大没办法啊,就加固渔排,减少损失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办法。
陈钦森:我们边防这边,主要配合当地的党委政府,做好渔船方面的防范工作。我们是用短信平台,然后用广播形式告诫渔民们在台风来临之前不要出海。
记者:没有办法,比如具体采取什么措施能防止大风对养殖户的损失?
陈钦森:这个只能说在台风来临之前,我们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同时告诫渔船,在这个时间段不能出海。
记者:但是对鱼跑了这种事情没有办法?
陈钦森:这个没有办法。
虽然,随着台风威力逐渐减弱,中央气象台已经在今天凌晨2点停止了鲇鱼的台风编号,并在今天早上6点解除了台风黄色预警。但是受残余云系影响,今天浙江南部、福建东北部仍将有大到暴雨。那么,在台风鲇鱼原来预计的登陆地点广东汕尾,有没有受到鲇鱼的影响呢?
前面我们看到,今年第十三号台风鲇鱼的到来,给福建漳浦以及厦门沿海的海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损失。虽然,海上人员早在台风到来之前都已经转移上岸,但大量海产品却无法转移,只能眼睁睁看着台风到来。而在原先预计会遭遇台风登陆的广东汕尾也提早要求海上作业的渔船紧急回港避风,那他们能否幸免于难呢?来看看记者杨峰的调查。
郭船长今年六十一岁,从1967年就开始了打渔生涯,至今已有四十二个年头了。目前郭船长已有两艘180吨的渔船和22名工作人员,这次受台风影响,他的渔船从十七号停到现在已经有六天没有出海打渔了,他心里也非常的着急。他告诉记者渔船出海打一次渔,一天要消耗两吨柴油,现在一吨柴油要六千元左右,再加上所有的人工成本,支出达到两万元,如果天气不好,只能打到几盆鱼,亏损最严重的时候达到十万元。
汕尾市城区红卫渔业村渔民 郭船长
郭船长:我们在收到这次台风在菲律宾登陆的时候,我们的船就全部回港了,不敢出海了,因为风太大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台风来临,渔民捕不到鱼,客人吃不到海鲜,对于海鲜餐馆的生意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汕尾市南海小渔村 总经理 陈激流
陈激流:最少要少一半,这是最少的了,刮了台风之后,渔民出去打渔回来,这个价格改比平时会高一点,高多少?大概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张华德告诉记者,由于渔民的收入完全靠打渔维系,受天气的影响很大,例如这次台风就直接对渔民的收入造成直接影响,政府从06年开始就加大了对渔民的扶持力度,每年给渔民发放渔船柴油补贴,以发动机的功率千瓦为单位,每年每艘船每一千瓦发放补助750元,帮助渔民度过难关。但是,这些补助款难以弥补台风肆虐带来的损失。
汕尾市城区红卫渔业村委会主任 张华德
张华德:我们村委所有船加起来全部有三万八百多千瓦,如果算起来每千瓦七百多的补贴,起码有三千多万,就我们一个村来说。
汕尾当地的渔民还告诉我们,往年一般农历8月之后,台风季节基本上结束,农历9月之后当地就几乎没遇到过台风,可这次鲇鱼到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农历9月15,而且强度还如此巨大,的确罕见。随着异常天气增多,从事海产养殖和海洋渔业遭遇意外损失的概率也在增加。有没有什么办法,帮这些养殖户和渔民分散天灾的风险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
作为一个台风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我国,渔业因为台风遭受重创的事件在近年来频频发生, 2004年,台风云娜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中心风力12级以上,导致全省海水养殖业直接损失达101178万元,淡水养殖直接损失19673。9万元,渔船直接经济损失8351。5万元,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作为近50年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造成了浙江、福建沿海的特大风暴潮灾害。其中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损失直接损失为6。3亿元。福建省福鼎市在2002年因“森拉克”台风损毁水产养殖网箱五万多只,全市水产养殖业几乎全军覆灭。而到2006年8月,桑美台风又使该市用了4年时间恢复起来的水产网箱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七万口网箱消失殆尽,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
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秘书长 孙颖士
孙颖士:中国的自然灾害它的损失会达到渔业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那么台风在整个自然灾害中我们估计损失会在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因为中国每年沿海都有7个左右的台风生成,会造成大量的鱼排损失。
孙颖士,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秘书长,10月24日上午,当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准备乘坐下午的飞机前向福建考查当地渔业的受灾情况。
孙颖士:雷州半岛是福建的鲍鱼养殖基地,我们预计在雷州半岛对于养鲍鱼会有很大的损失。鱼排会损失非常大。
孙士颖告诉记者,渔业在大农业中属于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因为渔业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海洋和内陆水域游动性的生物资源,所以它的生产活动环境,相对于而言陆地有更大的自然风险。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渔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亿元。
记者:除了像鲶鱼这样的台风灾害之外,渔业还面临着其它哪些风险呢?
孙颖士:对,它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像台风、洪水、旱灾,其它还有病虫害,尤其是病害。它发病之后会出现,还有机械。渔业的死亡的种类非常多,所以保险的技术难度比较大。
孙颖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渔业生产风险高,保险赔付率过高,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导致商业保险公司逐步退出了渔业领域。
孙颖士:渔业我们觉得是高风险、高投入,尤其是它的勘验难度比较大,它的巨额风险很难控制。如果没有很好的再保险安排,各个保险公司是不敢轻易的、大规模的实行养鱼保险。
为了补商业保险退出渔业领域后的空白,1994年,农业部成立了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成立,在渔区和渔民之间开展互助保险,为会员生命财产损失提供经济补偿。
记者:通过渔业互保渔民能够得到一些什么样的补偿?
孙颖士:由于福建省推进了渔船的试点保险,如果是渔船的损失,会得到很大的补偿,如果是养鱼保险,养鱼受损失了,保险赔付应该是非常少。
但是,互保这种形式提供保险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尤其是经济价值巨大的水产养殖往往受自然灾害影响而产生的损失更为巨大,远远超出了互保协会的随范围,他们只能向人身伤亡和渔船渔排等生产工具提供保险。
孙颖士:养殖保险协会经常探讨,也经过了探索,但是规模都不大,由于没有再保险的支持,也没有财政补贴,所以举步维艰。
而孙颖士告诉记者,一般发达国家灾害损失可因保险得到约50%的经济赔偿,在我国赔偿不足1%。作为渔业大国,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的1 /3, 渔船数量占全球的1/4,渔业从业人员也为全球之冠。但却不是渔业强国,劳动生产率不高,渔业保险在世界所占份额较小,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在渔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甚微,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孙颖士:福建的捕捞渔民的入保率很高,养殖渔民的入保率很低,那么全国范围内,从广东一直到辽宁沿海,我们渔船的承保率在30%左右,渔民承保率在40%左右,还没有100%的覆盖。
记者:既然在面对天灾的时候通过参加渔业互保能够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那么为什么还是有渔民没有参加?
孙颖士:一个是风险比较高,费率比较高,渔民保险费的承担有困难,目前在中国养殖业、畜牧业、种植业还有林业都有中央财政补贴,渔业保险还没有中央财政补贴。
半小时观察 给渔业撑起一把“雨伞”
台风鲇鱼来势汹汹,消失的速度也出人意料。对身处台风圈的人们,鲇鱼早早退场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在它身后留下破损的渔船,散乱的鱼排,倒塌的民房,也告诉我们,它带来的损失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像台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现在我们还没有手段彻底消除它们的影响,发生一定的经济损失再所难免。但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保险机制,分散由此产生的风险。否则,高风险带来的高成本会沿着价格链条传递到普通百姓身上,也会破坏相关行业的发展。到头来,经济社会付出的总体代价会远远高于设立保险的投入。我们不能因为纠结于一些利益群体的小帐,对这笔大帐迟迟拖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