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自10月以来,鄱阳湖口出现了罕见的“凤尾鱼”鱼汛。在该县内河码头,渔民们将捕捞上来的凤尾鱼布满了整个城防堤等待晾晒风干。
世代在鄱阳湖捕鱼为生,今年已是70岁的张厚德老人称,老人从16岁开始就在鄱阳湖捕鱼,像今年产出这样多的凤尾鱼的年份也是少见,在老人的记忆中大概1998年大水过后有过一次。由于缺少合理的保护,乱采(砂)滥捕(电网、迷魂阵)现象严重,导致鄱阳湖渔类资源大量减少,近几年,几乎没有形成大的“凤尾鱼”鱼汛。
凤尾鱼是当地特产之一,呈银白色,体形侧扁,肉薄籽丰,似刀状,因其体长仅10厘米左右,当地人俗称“毛花鱼”。每年深秋,大量凤尾鱼群由长江洄游至鄱阳湖口入江处产卵,从而形成鱼汛。
近年来,由于江西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鄱阳湖渔类资源的保护和综合治理,严禁乱采滥捕行为,加强鄱阳湖沿岸湿地保护和流域内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力度;渔政部门通过实行人工放养种苗和季节性休鱼禁捕等积极措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上今年夏季雨水偏多,鄱阳湖、长江水位持续较高等原因,促成了这次罕见的凤尾鱼汛。
经验丰富的渔民叶宏连介绍:往年鱼汛,时间一般在10天左右,每天产量不过几万斤,像今年这样持续多天的高产,以往很少见过。渔民张金妹说,鱼汛来时,渔民们忙得整天脸都没功夫洗,也吃不上一顿好饭,不分白昼,几个小时就要起一次毫网(专门用来捕获凤尾鱼的渔具)。有的渔民一天就可捕(凤尾)鱼2000—3000斤,今年收成好的渔民总产量可达5万多斤。据统计,今年“凤尾鱼”年总产量可达到100万公斤,这次鱼汛可给当地渔民带来户均上万元的经济收入。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