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水产用消毒剂担负着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重要使命。据了解,目前淡水养殖中消毒剂可能占到40%的渔药比例,没有消毒剂就没有现代水产养殖业。从养殖水体清塘、苗种下塘前药浴、疾病防治甚至水质调节均离不开消毒剂,合理科学使用消毒剂,达到消除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治疾病的发生;净化、稳定水质,造就水产养殖动物生长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消毒剂在现代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水产消毒剂的种类及特点
1.卤素类
主要包括氯制剂、溴制剂、碘制剂。
(1)氯制剂
氯制剂种类很多,主要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等。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氯酸来杀菌,但是二氧化氯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而达到杀菌目的。
特点:氯制剂物美价廉、高效广谱。缺点是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易丧失其有效成分。研究表明,该类消毒剂的杀灭微生物作用明显受水体环境因子的影响,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作用加强,随着pH值的升高,其作用减弱,当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其消毒效果明显下降,而且氯制剂对水产动物的刺激性也较大。
(2)溴制剂
主要指的是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其作用机理:在水中形成次溴酸,将微生物体内的生物酶氧化分解而失效。
特点:此类消毒剂由于能够有效阻止有机物对卤素的消耗,在各种不同肥度的水体中使用,均可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可长时间维持杀菌状态。在pH值5~9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因此溴制剂克服了常规氯制剂效果受水体环境因子影响的缺点。
(3)碘制剂
使用最广泛的是聚维酮碘,其杀菌灭毒机理是由逐渐分解出游离碘,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
特点:聚维酬碘可杀死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无论在鱼、虾、贝、蟹不同养殖品种和卵、苗种、成品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工具、饲料等都可以应用。其使用方法既可外消,也可内服。相比氯制剂、溴制剂、醛类消毒剂,其对水产动物的刺激性小、安全性高。
2.醛类
水产养殖中应用的醛类主要有两种:甲醛、戊二醛。作用机理:通过烷基化反应使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等的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呈现强大的杀菌作用。
特点:高效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预防病毒病效果优于其它种类消毒剂,特别是戊二醛,对细菌性出血病、水霉病的防治有独特疗效。但是醛类消毒剂刺激性较大,易破坏水质。
3.季胺盐类
国标产品仅有单个苯扎溴铵溶液,其可使病菌细胞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内物质流大而死亡。
特点:具有杀菌浓度低,毒性和刺激性低,无腐蚀,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等优点。缺点是杀菌效果易受水质硬度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较差。
二、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
(1)预防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分为底质消毒和水体消毒。池塘淤泥是水产养殖病害的温床,养殖前期选用氯制剂清塘消毒是预防鱼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没有条件清塘消毒,可以抛洒颗粒型制剂(如氯立得、颗粒型溴氯海因)进行底质消毒。而定期地采用不同消毒剂交替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更是预防水产养殖病害中经常采用的必要手段。
(2)治疗疾病
对于细菌性疾病,每种消毒剂都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应用十分广泛。对病毒病,最好选择碘制剂。
2.改良水质
目前很多人误认为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是牛马不相及,其实消毒剂本身也是一种水环境改良剂,比如二氧化氯,它除了杀灭病菌外,还具有控制有害藻类、降低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浓度、改善水色等功效。我们经常使用的水质改良剂,很多都隐含有消毒剂成分或者就是某些新型消毒剂,最明显的例子,近两年,市场上的消毒型底改深受养殖户青睐,且效果也很明显。
三、水产消毒剂发展趋势
随着水产养殖的加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偏向于追求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水产消毒剂要向高效、低毒、无公害方向发展。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作为拥有20年兽用消毒剂专业生产历史的国内大型兽用消毒剂生产企业,正积极投入新型消毒剂的研制中,目前的研究正在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传统氯制剂向溴、碘制剂转变;由季胺盐类向季磷盐类转变,如四羟甲基硫酸磷、十二烷基三苯基溴化磷;由氧化型向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转变,如:过碳酰胺、过硫酸氢钾等;由化学消毒剂向中草药、生物消毒剂转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