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0年9月19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在武汉成功举行了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子二代标记放流活动。
此次放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子代对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放流幼鲟个体在长江天然水域的洄游行为和路线。此次共试验性放流了120尾2009年10月人工繁育成功的大规格中华鲟子二代个体,放流前科研人员对放流个体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驯食、水质水温适应和江水网箱暂养,个体成活率达98%。此次放流采用了编码微型金属标记、T型锚标体外标志和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开展放流幼鲟个体的误捕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重点了解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后代野外生存状况,为科学指导中华鲟增殖放流提供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彦亮,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水产局长王兆民,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研究员等出席了放流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