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拟阿脑虫病防治技术 2009/3/6 16:41:46 |
此病病原为蟹栖拟阿脑虫。虫体呈葵花子型,前端尖,后端钝圆。虫体大小平均为46.9微米×14微米,最宽在后1/3处。虫体大小与营养有密切关系。全身具11~12条纤毛线,多数略呈螺旋行排列,具均匀一致的纤毛。身体后端正中有一条较长的尾毛 ... [查看详情] |
|
无公害锯缘青蟹池塘养殖的池塘清整 2009/3/6 16:40:25 |
清池即清除淤积于池中的残饵、锯缘青蟹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机物,因这些有机物是造成蟹池老化和低产的原因之一,大量的有机物在冬季分解很慢,翌年进水后随着水温的升高,便大量分解,既消耗大量溶解氧,又产生各种有毒物质,轻者影响锯缘青蟹的生活和生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日常检查技术 2009/3/6 16:39:15 |
滩涂围网养蟹的成败之关键是设施的抗风浪能力以及防逃措施和效果。因此,养殖者必须每天巡逻看管,在每次退潮后都要检查土坝有否渗水或漏水、围网桩是否有倒塌,围网有无破损,发现问题就应及时修复,青蟹在夜间活动频繁,涨潮时也容易刺激越网逃跑,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亲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2009/2/26 9:29:17 |
1.投饵
饵料要多样化,最好用低值小贝类、沙蚕、小杂鱼、虾、蟹等鲜活饵料,并多种交替使用,每天傍晚投饵1次或早晚各1次。投喂量以次日晨略有少量剩余为宜。
2.水质管理
水质要新鲜、干净无污物,水温以26~31℃为宜,水温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亲蟹的促熟和促产措施 2009/2/26 9:20:45 |
生产实践证明,目前,促使青亲蟹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干露与灌水交替刺激法:每天将亲蟹干露1小时,然后灌水,这样连续几天,卵巢充分成熟的雌蟹便能正常产卵受精。剪除眼柄法:即用剪除眼柄的方法,也可促使锯缘青蟹提早成熟和产卵,且 ... [查看详情] |
|
三疣梭子蟹育苗阶段的畸形症防治技术 2009/2/21 15:42:51 |
三疣梭子蟹孵出的幼体出现畸形,主要有头胸甲的刺或缺或短小,或颚足外肢的游泳毛发育不全,在静水条件下,畸形个体很难上浮,应进行淘汰。白天孵化时畸形率很高。夜间正常孵化的个体中也有发现。畸形的出现,可以认为有以下原因:①亲蟹捕捞、运输及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幼体培育前准备 2009/2/21 15:41:23 |
1.培育设施及消毒处理
(1)培育设施
幼体培育多采用水泥池或水槽,室内、室外皆可,但若为室内池,屋顶需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玻璃钢瓦等)。水泥池或水槽的容积为20~60立方米,水深1.0~1.5米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水池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的产卵与孵化 2009/2/17 14:49:13 |
1.产卵与抱卵
已交配而未产卵的亲蟹,经精心培育,卵巢发育饱满,若外界条件适合,便可产卵。 吴琴瑟(1992)报道,在水温25~32℃条件下,卵发育较饱满的雌蟹,采取强化培育、人工催产等技术,可使亲蟹在4~12天内产卵,成功率 ... [查看详情] |
|
中华绒螯蟹的鱼蟹混养技术 2009/2/16 14:37:44 |
在放养前1个月左右用150~200千克/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并带水浸泡5天,然后换入适量新鲜水并种植水草或播种苦草籽,使苦草迅速生根和生长。蟹池内也可以种植别种水草,水草覆盖面积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水草对河蟹有保护 ... [查看详情] |
|
梭子蟹甲壳溃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09/2/10 17:28:49 |
甲壳溃疡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病原为一些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并且甲壳上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部较多。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下凹。并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的斑点扩大,并且边缘变黑。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幼体培育的水质调节 2009/2/10 17:27:21 |
1.水温
整个培育期间的水温可控制在25~32℃。前期温度要求低些,溞状幼体Ⅰ期最适水温为25~26℃,以后逐渐升高到30℃左右。后期,即大眼幼体,水温可以在27~32℃。应注意:溞状幼体Ⅴ期临变态时,水温要求略为低些,保持在26~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幼体培育的饵料投喂 2009/2/10 17:26:18 |
锯缘青蟹幼体培育是指将孵出的溞状幼体培育成幼蟹的过程。
溞状幼体孵出后,立即开始摄食,因此,适时、适量地投喂适口饵料可大大提高其成活率。研究表明:如溞状幼体开始摄饵的时间推迟半天,蜕壳时间则会推迟1天,蜕壳成活率亦大大降低。所以 ... [查看详情] |
|
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幼体培育的日常管理 2009/2/10 17:24:36 |
1.光线
控制l000勒克斯左右,避免直射光的照射。
2.附着物的投放
在幼体发育进入大眼幼体后,为了减少幼体之间互相残食,可投放附着基。附着基的投放量一般2~3立方米水体投放l平方米,附着基以孔径1毫米的深色平板式结节 ... [查看详情] |
|
螃蟹曲弓反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09/2/6 14:37:40 |
曲弓反背病 该病幼体腹部出现褐色块斑,肠道无食物,尾部向背弯曲至头部,造成幼体死亡。 防治方法: 用土霉素0.5ppm,定期消毒养殖池水体。 ... [查看详情] |
|
三疣梭子蟹细菌性甲壳病防治技术 2009/2/4 9:35:24 |
1病原
据报道,从病蟹中分离的溶藻性弧菌、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这些细菌在受到损伤的蟹的甲壳上,两个星期出现溃烂,而在未损伤的蟹体上感染却没有效果。
2.流行
细菌性甲壳病在晚秋、冬季比夏季盛行,死亡率可达10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