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食品的加工方法 2003/7/14 14:39:00 |
冻虾仁 把鲜对虾加冰送至加工车间分级,取规格较小的对虾简单清洗一遍,肃掉虾壳,去除肠腺,用冰水洗净,然后按虾仁大小规格分级,并再清洗一次,放入筛盘内控水10分钟,称重后摆盘,放进-25℃以下的冷冻间冻结(冻盘中应加入适量的水)冻结完成后, ... [查看详情] |
|
对虾养殖常用药物之二 2003/7/13 16:00:00 |
15.过氧化钙(CaO2) (1)性状:本品为白色、淡黄色粉末或颗粒,无臭,无味,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乙醚,溶于稀酸中生成过氧化氢。干燥品在常温下很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或水中可逐渐缓慢的分解,能长时间释放氧气。 (2)作用与用 ... [查看详情] |
|
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疾病治疗与收虾 2003/7/13 15:46:00 |
1.红体病 病原: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急性期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均呈红色。甲壳软,脱壳不久死亡。解剖见胃、肠空。死亡率高达80%-90%。慢性病例正常摄食,仅虾壳表面出现损坏性黑斑。 防治措施:(1)每100 ... [查看详情] |
|
光合细菌在育虾苗中的应用 2003/7/13 12:00:00 |
鉴于光合细菌具有改善养殖池的水质,减少鱼虾疾病,促进鱼虾生长的作用,我们对罗氏沼虾苗场孵化池进行了投放光合细菌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8年3月19日在广西大学农学院虾苗场随机选取同一批孵虾池中的C15和D14两池,作人工投菌试 ... [查看详情] |
|
防治虾类弧菌的药物 2003/7/12 16:52:00 |
细菌性疾病,尤其是由一些弧菌引起的感染,一直是困扰虾类养殖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幸运的是,养殖者可以采用许多药物(抗生素和抗菌药)来预防和治疗感染。然而,药物的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是浪费,而且会引发细菌耐药性和收获后药物在虾体内残留等更为严重的 ... [查看详情] |
|
鱼虾病害用药有禁忌 2003/7/12 16:36:00 |
近年来,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人们除了"四大家鱼"外,不断引进水产养殖名优新品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人们在水产名优新品种的养殖生产中,一旦发现病害,往往按常规防治方法用药,结果造成养殖品种严重死亡。因此,必须弄清楚常规用 ... [查看详情] |
|
南美白对虾丝状细菌病及其防治 2003/7/12 10:21:00 |
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对虾体内带有病毒,但不一定致病,只有当环境条件恶化,使对虾处于应激状态下,其病原才能侵入虾体而致病或激活致病。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只要防止环境条件的恶化,即可防止出现激活病原而发病。因此,保持育苗池中良好的微生态环境,谨 ... [查看详情] |
|
日本对虾白斑病的防治初探 2003/7/12 10:17:00 |
对虾白斑病为当前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几年以来严重障碍对虾养殖成功率的提高,对于该病的治疗,国内有不少基层生产单位采取多种防治药物进行控制,但总体来讲,疗效甚微,虾农迫切希望科研单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便有效控制白斑病的发生率,今年1 ... [查看详情] |
|
高温季节白对虾传染性流行病防治应用实例介绍 2003/7/12 9:41:00 |
进入六月份后,气温升高;暴雨频发;天气变化无常;水中各种理化因子(pH值、水温、盐度、氨氮等)变化频繁,导致南美白对虾的传染性爆发病大面积的发生。从全国各个南美白对虾养殖区的调查发现:病虾都具有红须、红腿、红尾等共同特征;但肝脏、胰脏等内脏 ... [查看详情] |
|
虾蟹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着综合症防治技术初探 2003/7/12 9:36:00 |
一、病因学调查 据调查,该病可发生于虾蟹幼体,也可发生在成体,尤以性成熟的虾蟹最为严重,发病率90%以上,死亡率20%-30%不等。发病池塘透明度极小,不超过20mm,苗种放养密度过大,残饵污染严重,池塘换水次少,水中有机质含量高,造 ... [查看详情] |
|
长毛对虾有哪些常见疾病?如何防治? 2003/7/12 9:34:00 |
长毛对虾主要病害有红脚病、萤光病,链壶菌病,镰刀菌病、匹里虫病及针杆藻病,其中危害较大有:红脚病、真菌病和萤光病。 (1)红腿病症状与防治:弧菌病,俗称红腿病,病虾附肢呈红色,尤其是游泳足及尾肢,有的病虾头胸部及腹部壳面呈淡黄色,鳃部呈 ... [查看详情] |
|
南美白对虾软壳病的防治 2003/7/12 9:32:00 |
一、病因 引起软壳虾的因素很多,在斗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引起虾壳变软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 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饥饿状态。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 ... [查看详情] |
|
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 2003/7/12 9:31:00 |
1.红体病 病原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急性期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均呈红色。甲壳软,脱壳不久死亡。解剖见胃、肠空。死亡率高达80%~90%。慢性病例正常摄食,仅虾壳表面出现损坏性黑斑。 防治措施(1)每 ... [查看详情] |
|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实用技术 2003/7/12 9:30:00 |
一、切实做好白虾病害预防工作 1、改良养殖水环境 (1)苗种放养前须彻底清塘 首先须晒塘、清淤。然后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综合法清塘。将水放至20cm左右,全池泼洒虾池专用清塘消毒 剂——“特消灵”(含有效溴氯24%)1. ... [查看详情] |
|
对虾健康养殖与疾病预防 2003/7/12 9:12:00 |
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有利于优化养殖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尤其是保持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保持水质稳定,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提高池塘单产和效益。合理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养殖设施配套情况及养殖者自身管养水平而定。 3 ... [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