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池塘种菱养鱼技术

发布时间:2006/3/12 14:49:00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菱角营养丰富。据资料介绍,菱肉含糖4.6%,蛋白质5%,脂肪0.7%左右,以及钙、磷、铁等。菱肉可作水果、菜肴,加工成粉是食品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菱茎可作饲料、肥料。池塘等水体实行菱一鱼结合,效益更佳。

(一)池塘条件 种菱养鱼要选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稍厚,光照时间较长的池塘。鱼种放养前,将池塘的水深保持在6—10厘米,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遍洒池中,以杀灭病原体。

(二)菱的特性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浮叶水生植物,菱茎蔓长,适应性强,生活在底土松软的池塘、湖泊、河沟、水渠以及深水湖田等水域。菱角在13℃以上开始萌芽,不耐霜冻,适应在水深2米左右水域中生长。一般从种子发芽到果实成熟约需150天。

(三)栽种方法 菱角播种前,将池塘水草、青苔等野生植物清除。清明前后播种。播种前将菱种装在竹篓里,沉人浅水池中发芽,芽长到1—1.5厘米。其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行距2米,株行两端插上竹竿作为标记,一人撑船,一人播种,每0.067公顷用种量23—25公斤,约1200株。

(四)鱼种放养 在种菱池塘里,可采取菱一鱼结合的种养模式。放养品种,除草鱼和鲤外,鲢、鳙、鲫、鲴等都可放养。因草鱼会吃掉菱叶、菱根。鲤有拱泥习性。每0.067公顷水面放养鱼种15公斤,约400尾,其搭配比例,鲢45%、鳙30%、鲫15%、鲴10%。鱼种下塘前,用 2%—4%食盐水浸洗鱼体4—5分钟,以预防疾病。

(五)池塘管理

1.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由于种菱池塘淤泥较厚、土质肥沃,一般不需施基肥。如若淤泥浅,土质瘦,每0.067公顷需施塘泥3000—4000公斤,以作基肥。菱株花期,叶面喷施1%—2%浓度的磷、钾肥,每7天喷施1次,共施2—3次。追肥可以粪肥为主,但要经发酵后施入池塘。施有机肥,视水质肥瘦等情况,适当掌握施肥量。一般瘦水多施肥,肥水少施或不施。池水透明度以保持 25—30厘米为好。

2.调节水质。以投粪肥为主的池塘,要定期补充新水,每月1—2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

3.调节pH值。采用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每月1—2次,每次每0.067公顷10公斤。

4.经常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并做好防泛塘、防病、防盗等工作。

(六)收获 一般在9月开始摘菱,每7天左右摘1次。10月下旬采摘完毕。在摘菱的同时,根据次年种植生产计划,选择颗粒大,老熟的菱留种。保种方法,将菱种置于竹篓中,竹篓悬吊于水中毛竹架上,上不露出水面,下不着泥底,以免受冻腐烂。

                                                                 编辑:王宇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2490 关键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