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河荷马条鳅,成鱼体长只有十多厘米,在大家眼里绝对是小型鱼类——但其作为一个鱼类新种,对我省水产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条“大鱼”!
这样的“大鱼”,有一条都会让水产学界为之振奋。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聂国兴教授团队,9年时间竟然“逮”到了8条(含鹳河荷马条鳅在内),可谓“大鱼”满舱!
8条“大鱼”入舱,是聂国兴团队多年孜孜以求的结果。
历艰难险阻 终摸清“家底”
时间回溯到2012年10月,在河南省农业厅(现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的支持下,刚成立3个月的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组建起由时任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聂国兴带队的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开始对全省鱼类资源的时空与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全方位普查。
开展鱼类资源普查,可不是悠然垂钓或撒网捕鱼。科研工作严谨枯燥,要到全省各地的野生鱼市场收集样本,要走访老渔民或渔场主,要查阅各县(市)地方志和渔业规划,要分析整理网络数据资源,还要实地到每一处水域进行野外采集,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
调查队队员、水产学院副院长张建新说,最让人发怵的是山上野外采集。为了采集一个样本,他们每人要扛着20多公斤的仪器设备,在没有开发的山上跋涉几十公里,再穿着下水裤跳进潭水展开作业,每一次都是对身体素质的巨大考验。
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调查队一路披荆斩棘,用脚步丈量了全省的高山险峰,个个都练成了负重爬山高手。
“累是必然的,有时候还要冒生命危险。”张建新还是调查队的“兼职司机”,他驾驶着车子多次行驶在狭窄的山路上,还曾陷进沙地、卡在山顶、困在枯水期的水库底部,虽然最后都能化险为夷,但总让人后怕。“最悬的是有一次走山路,左轮一半悬空,下边就是万丈深渊。”
没人叫苦叫累,没人畏惧退缩,调查队从起初只有聂国兴带着4名新入职博士的5人班底,到最后有20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队伍越来越壮大,逐渐形成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渔业资源与环境等10个科研团队。
9年多的时间,调查队的足迹遍布我省108个县(市),累计行程逾35万公里,在2600多个调查样点采集,保存酒精(甲醛)标本组织15万号,取组织小样保存38828号,测量统计33050号,掌握了全省鱼类种类及资源分布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家底”。
从出师不利到惊喜连连
“调查队一开始可以说是出师不利。”聂国兴回忆说,最初,他们前往几条河流采样,却发现水质污染严重,很难有收获。调查队对鱼类资源普查工作前景一度有些悲观。
随着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全省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很多河流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调查队能够确认的鱼儿从种类到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聂国兴回忆,有一年大年初四,他接到洛阳一位钓鱼爱好者的电话,说从河里捞到一条像鱼又像蛇的“怪鱼”。调查队队员马上赶去辨认,最后确定是一条鳗鲡。
鳗鲡是洄游性鱼类,海水中繁殖,淡水中成长。“这可是对环境依赖度较高的指示物种,堪称活的‘水质监测器’,在我省已多年未见踪迹。”聂国兴说,“当时在黄河流域发现鳗鲡,说明河南省河流生态有了极大改善。”
后来,调查队又在淮河信阳段、黄河长垣段等处多次发现鳗鲡的身影。
“近几年,类似鳗鲡这样以前少见的鱼,出现得越来越多,让我们惊喜连连!”调查队队员、该院副教授周传江说,郑州、开封等地相继发现罕见的“鸽子鱼”,经确认,竟是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鼻吻鮈。该鱼类对环境也非常“挑剔”,此前在我省未有文献记载,属于“新记录种”。
济南鳑鲏、中华多刺鱼、漓江副沙鳅……截至目前,调查队确认了137种鱼类,较我省1984年出版的《河南鱼类志》及补遗记录的鱼类增加了35种,不仅发现8个鱼类新种,还发现了包括大鼻吻鮈在内的20个新记录种,进一步丰富了我省鱼类区系的资料,并对我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收官大盘点 科研“渔获”丰
历时9年多的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工作,日前完美收官。
除了摸清全省鱼类资源家底,发现鱼类新种和新记录种外,调查队在科研方面也“渔获”颇丰。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孟晓林介绍,调查队还“捎带”着开展了河南省淡水虾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涉及229个采样点12100余尾样品,综合界定了9种淡水虾类。
调查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的河南省鱼类隐存多样性挖掘及其系统演化研究等12个科研项目,已发表各类代表性论文120余篇,其中在《河南水产》杂志刊发63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刊发35篇,在SCI期刊刊发25篇。
调查队每到一处,还对当地的渔政人员和渔业企业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并让他们参与鱼类资源调查与保护。他们已累计为我省培养2000余名基层水产专业人才并帮助南阳市、许昌市建立土著鱼类标本室,指导安阳市出版了《安阳市鱼类原色图谱》。
不断的实践,让河南师范大学的水产学科建设接连取得新突破。2014年,该院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6年,省水产养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准立项建设;2018年,获批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2019年,成为国家级水产养殖一流专业建设点……
这次普查弄清了河南省鱼类30多年发生的变化,推动了水产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服务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省经济发展。聂国兴说,虽然普查结束了,但研究工作还在继续。他们目前正积极筹备出版《河南鱼类志》第二版,为合理保护利用土著鱼类和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记者 赵同增 通讯员 冀虹飞 刘吉磊)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